中国日报10月17日电(记者 杨万丽)今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共同发布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标识。历经一个半月的社会方案征集期,共征集到213幅(套)来自社会各界的设计,最后选中由中央美院教授刘波设计团队历时70余天出炉的方案。
据设计团队代表刘箫介绍,该方案在设计时突出了祁连山脉最高峰“团结峰”,巧妙运用了带透视的无限大符号,气贯于祁连山的山川、森林、雪山、草原、荒漠、湿地,灵动挥洒于山水祥和的天际之间,框内的两块白色寓意圣洁的雪山和飘动的白云。
刘箫说:“标识彰显出祁连山国家公园独特的自然之美和地域文化底蕴,图形表达运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线来表现祁连山钟灵毓秀的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同时也体现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和造型优美的敦煌飞天彩带飘逸的动态之美。蓝、绿、黄、橙四色和图形造型蕴含在无限大的气场之中,标志图形立体的再现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洪波介绍,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是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裕固族、藏族等多民族融合地,牧民基本继承传统的放牧生活,保留着重要民族特色,反映民族传统习俗习惯和文化风貌,使得祁连山国家公园成为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的原生态基地。
王洪波表示,自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在中改办、中编办、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等部门领导下,在甘肃、青海两省省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认真落实好各项试点任务,开展了管理体制机制研究,着手制定法规标准,组织开展本地调查和专项规划编制,督促两省开展勘界立标、确权登记等工作,加强试点区自然资源监督,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王洪波说:“祁连山国家公园标识作为集中展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理念的符号,是创造祁连山国家公园品牌形象、凝聚品牌价值、展示品牌文化的重要载体,将被广泛应用于祁连山国家公园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对内宣传展示领域和对外合作交流。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一定会用好这个标识,发挥好标识的文化引领作用,把标识所体现的生态文明理念用实际行动解析出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普达措10个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22.29万平方公里,涉及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12个省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园办副主任田勇臣表示,2020年将结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结评估经验,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下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国家公园立法进程,明确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和程序要求,编制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和发展规划,构建并完善国家公园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各类自然保护地科学设置,符合条件的区域优先设立国家公园。二是加强试点指导。加快推进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等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完善政策及资金保障体系。三是着力开展试点评估。组织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第三方评估工作。组织了来自中科院等20余家单位的5个评估组,共44位专家,对10个国家公园试点开展评估工作,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2020年正式设立国家公园提供科学依据。四是研究在保护的基础上,发挥国家公园科研、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等功能,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编辑:富文佳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