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多地出现旱情,正全力减灾止损

湖南:多地出现旱情,正全力减灾止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0-10 16: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9日,7月中旬以来,长期高温少雨的天气导致湖南89个县市区达到气象干旱标准,主要分布在湘西北、湘北、湘中及以湘中以南局部地区,受灾作物主要为中晚稻、蔬菜、柑橘及其他旱地作物。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湖南农业灾情基本可控,晚稻等作物接近收获,需水量不大;没有发生大的畜禽饮水困难。

面对干旱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积极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开展沟通会商,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反馈灾情。并紧急下发了《关于抓好当前晚稻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受灾地区在水稻生长关键时刻加强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确保“两稳”任务全面完成。要求受灾较明显的县市区安排技术小组下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重点突出受灾地区中晚稻生产的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减灾止损。根据渔业用水总体的需求,采取水库放水、江河引水、筑坝蓄水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大牲畜饮水安全。

10月8日,全国秋冬种会议之后召开了湖南省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部署了今年秋冬种生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今年秋冬种生产面积要有突破、质量要有提高,重点在油菜、蔬菜和马铃薯生产上有新的发展。按照 “水稻损失旱粮补、粮食损失经作补、春夏损失秋冬补、一产损失二三产补”的总体思路,把秋冬种与灾后恢复生产结合起来,协调推进救灾补损和秋冬种生产。

近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还将派出由厅领导带队的抗旱救灾技术服务组,分赴湘北、湘中等干旱突出地区,督导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抗旱减灾,采取蓄、引、提、调等措施,充分利用好各种水源,抓好晚稻后期的水肥管理。对水源不足的丘陵、山地,切实合理调度水资源,积极开辟新的水源,确保粮食生产用水,尽量优先确保粮食作物的灌溉。对少部分切实因无水源而绝收的,指导其改种一季油菜或马铃薯,帮助农民挽回损失。(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