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实现全覆盖

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贵州省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实现了全覆盖。为贵州省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搭建了平台,为解决贵州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创造了条件,为贵州省健康扶贫助力。

贵州省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实现全覆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0-08 19: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8日,余振球在贵州省罗甸县内科教学查房。(图片: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提供)

中国日报10月8日电 今天是全国高血压日,贵州省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实现了全覆盖。为贵州省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搭建了平台,为解决贵州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创造了条件,为贵州省健康扶贫助力。

在贵州,很多慢性病患者都选择到邻省(市)甚至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就医,既昂贵,又不方便。特别是到外地就医,往往注重于完成某一项特殊检查或接受某一个专门的治疗。而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需要系统观察,认真随诊,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能在家门口看病、看好病,那么慢性病患者就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研究证明,高血压是慢性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要扼制住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控制血压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

做好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在人才,并要有相应的诊疗机构作为技术和人才的支撑。贵州省这两年建立起来的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起到了连接省、地(州、市)高血压诊疗中心和乡村与社区医疗机构纽带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完成高血压防治任务,满足重症复杂高血压患者的就地诊治需要,还能带动脑血管病、冠心病与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在真正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016年8月2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教授向贵州省主要领导提出在该省建立省级高血压专业诊疗机构的提议得到了赞同。之后,余振球跨越千山万水,往返于京黔两地。在省政府及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支持下,他就成立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事宜走访、考察贵阳市的医疗机构,撰写“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申请报告”、长短期工作计划等。在各方积极努力下,经贵州省委省政府及贵州省卫计委批准,2017年7月8日正式成立了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为配合中心工作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立高血压科,聘请余振球教授担任省中心主任及高血压科主任。

余振球带领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从2017年9月起,他深入偏远地区,了解、探访各地的县、乡镇乃至村级医疗机构的高血压防治情况,开始了他在贵州各地的讲学、培训、查房,基层高血压专业诊疗机构设立的动员、扶助等工作。

他主导、倡议和帮助下建立的从贵州省、市(州)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到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和或高血压科的全覆盖,在贵州全省形成了高血压三级防治网络,满足了贵州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好病的需求,同时发挥了协助省高血压诊疗中心对所属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人才培训、业务指导、诊疗质量的督促检查等工作的作用。

贵阳市卫计委高度重视高血压防治事业,于2017年9月举办了贵阳市高血压分级诊疗学习班,积极着手“贵阳市高血压诊疗中心”的筹建工作。

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一成立,余振球教授就着手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高血压科)的构想、倡议、创建等工作。仁怀市高血压诊疗中心和六枝特区高血压诊疗中心是贵州最早成立的基层高血压诊疗中心,并在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7年7月,仁怀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徐鹏被选派参加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首批短期进修学习班进行学习。在余振球教授等老师的带领和悉心教导下,对高血压防治的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提高。同年9月,仁怀市高血压诊疗中心在仁怀市人民医院挂牌成立。

贵州省地市(州)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的全覆盖和部分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的建立,大大促进了贵州省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开展,诊疗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些成绩得到了省卫健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2019年4月,在全省医疗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贵州省卫健委安仕海副主任提出要在全省启动高血压防治中心建设工作,今年要在66个贫困县全部建设完成。

余振球教授依据其倡议和帮助下创建各地市(州)级和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高血压科)的经验,以贵州省当前实际情况和这两年培养的人才作为储备基础,他及时提出了各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建设实施措施,即申请和审批先行,确定挂靠医院和骨干后,立即着手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开展,再根据自身条件完善基础设备设施建设。余振球教授及其团队、贵州省各地市(州)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与各地市(州)卫健局领导、部分县医院领导、专家积极地联系和沟通下, 2019年9月25日,贵州省88个县(市、区)县级高血压诊疗中心申请与审批工作结束,实现了贵州省县(市、区)级高血压诊疗中心全覆盖。

(编辑:严玉洁)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