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地道土家味 健康扶贫成效显

近年来,五峰县坚持把健康促进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抓手,将健康促进与健康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五峰县先后实施大学生村医定向委托培养计划、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贴、乡村医生培养“双百”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确保每个村寨都有健康守门人。

五峰地道土家味 健康扶贫成效显

来源: 慈善公益报
2019-09-29 09: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五峰县)位于鄂西南边陲,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民族自治县,有人用一杯“土凉茶”来形容五峰县,即全县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84.77%;气候凉爽,常年平均气温17℃;是世界茶旅之乡,中国茶旅大会·五峰永久会址地。近年来,五峰县坚持把健康促进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抓手,将健康促进与健康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

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明白人

五峰县是山大人稀的贫困县,贫困人口因病致贫比例较大,群众健康观念不强。因此,五峰县着力培养健康明白人,以此增强群众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结合健康扶贫工作,按照“一户一张宣传画、一村一个宣传栏、一组一场屋场会”(屋场会,是针对五峰山大人稀,群众参与难度比较大的现实情况,将健康促进的服务范围划小,以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域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健康服务的工作模式),抽调县乡村200多名医务人员,组建了96个健康扶贫工作队,召开387场健康宣教屋场会,近10万人享受到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同时,在电视广播开设专栏、村村通大喇叭播放音频资料、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确保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健康明白人。另外,五峰县还提出了“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工作理念,对全县青少年儿童开展近视眼筛查工作,目前,已完成7000多名青少年儿童的筛查;在学校开设营养健康课、普及独具地方特色的撒叶儿嗬、九子鞭、摆手舞等民族文化健身项目,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取得了健康教育“小手拉大手”的可喜成效。

让每个村寨都有健康守门人

乡村医生是距离群众最近、群众最亲的健康守门人,五峰县着力培养了一支乡村医生的队伍,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乡医的标准,三年筹资300万元,定向委培了100名大学生村医,目前已经有74名大学生村医到岗执业。今年五峰县又开展了“双百工程”,派遣100名资力较高,以师带徒的模式,一对一让100名师父带教100名徒弟,提高村医的服务能力。同时,在保障乡村医生待遇的同时,还为全县400多名乡村医生(包括离退职)解决了养老问题,打造了一支稳定的医疗服务队伍。

近年来,五峰县先后实施大学生村医定向委托培养计划、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贴、乡村医生培养“双百”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确保每个村寨都有健康守门人。全县共有78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全县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服务。他们常年穿行在乡间小路上,肩挑背扛仪器设备、搀老扶幼服务上门,截至到今年9月,全县完成80092人的家庭医生签约,40309名常住贫困人口的健康体检,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为近万名慢性病患者开具了健康处方,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健康服务。

让每位群众争当健康传播人

五峰县坚持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健康促进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全行业争当健康传播人的浓厚氛围。9月23日,五峰县副县长张永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五峰县综合施策,重点在改善贫困群众的人居环境硬件上下功夫,持续多年实施改水、改厨、改厕和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健康宜居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人禽混居、垃圾乱丢、污水乱排等落后的生活习惯全面根除。全县61个村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村,97个村被评为省市级卫生村。”

针对山区群众偏辣偏咸的饮食习惯,五峰县制定膳食结构改变方案,督促指导重点人群吃好健康餐。针对群众农闲时的不健康生活习惯,县政府支持鼓励开展乡村农民运动会、广场舞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更多群众从牌桌、酒桌上走下来,农村群众的健康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

五峰县依托茶乡女儿会、土家大讲堂、“服务百姓健康行”“科技文化卫生”大篷车以及乡镇“人文计生大舞台”等载体,全面开展健康细胞建设、健康知识传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健康知识入脑入心、健康习惯全面养成。全县共建成108个村级健康广场,1个健康科普馆、1个健康主题公园,让城乡群众人人都有健身场地,人人参与健康锻炼,人人享有健康生活。(记者 王钰博)

(王钰博)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