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将开通

来源:新华网
2019-09-20 09: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将开通

这是9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浩吉铁路(原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新华社长沙9月19日电(记者史卫燕)白云倒映碧波,由优美的三座桥塔拉起的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矗立在洞庭湖入长江口,向远处绵延开去。19日,新华社记者来到即将开通的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探班”,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科技、生态、人文之美。

浩吉铁路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份,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国内规模最大的运煤通道,被誉为“钢铁长龙”。而具有多项“世界第一”、施工难度极大、施工条件极其复杂的洞庭湖大桥,堪称这条“长龙”身上的“明珠”。

站在洞庭湖畔,中铁大桥局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贾卫中指着银光闪闪的钢桥,眼中满是骄傲。他告诉记者,大桥正桥全长达1290.24米,创造了世界同类桥梁中多项第一,如世界上首座重载铁路三塔斜拉桥、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铁路三塔斜拉桥等。它还是国内首座采用中塔稳定索的铁路桥。

此外,洞庭湖大桥重载能力十分突出,可承载1万吨荷载,满足重载列车120公里运行时速。

满满的“中国智慧”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截至目前,洞庭湖大桥共申报国家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授权2项。

洞庭湖大桥北岸地面被芦苇等植被覆盖,南岸为渔场,为避免沿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等问题,项目部建立环境、水资源保护等工作组织机构,明确管理人员职责,严格规范施工工作。

洞庭湖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在这里,项目部工作人员既是大桥的建设者,也是野生动物的保护者。

洞庭湖大桥项目部安全环保部部长姜鹏告诉记者一个故事。麋鹿,是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6年夏,一只迷路受伤的成年麋鹿闯进了项目部的拌和站试验室。为防麋鹿再次走失受到伤害,项目部临时搭建围挡并安排专人看守保护。在工作人员的细心照料和专业机构的救护下,受伤的麋鹿最终恢复健康,重归自然。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浩吉铁路将搭建‘北煤南运’绿色战略运输新通道,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大大提高湖南等地沿线人民生活水平。浩吉铁路开通之后,洞庭湖大桥这颗‘明珠’必将绽放璀璨的光芒。”浩吉铁路公司湘赣指挥部指挥长贾康田说。

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将开通

这是9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浩吉铁路(原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 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将开通

这是9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浩吉铁路(原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 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将开通

这是9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浩吉铁路(原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 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将开通

这是9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浩吉铁路(原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浩吉铁路洞庭湖大桥将开通

这是9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浩吉铁路(原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责任编辑:韩鹤】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