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6日电 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有声音担心,这可能会打击美企在中国的业务,甚至改变它们对中国市场的态度。还有一些西方舆论则借机炒作,称美企将大批撤离中国。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发推特称,要求美国企业离开中国或者回到美国开设工厂。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尽管有总统亲自出马“下命令”,美企在坚守中国市场上却始终笃定。
美企对华热情有增无减
法国《欧洲时报》9月4日刊文称,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并未冷却美企对中国市场的热情。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8%的受访美资企业表示没有计划将生产环节转移出中国,这一比例与2015年持平。
报告显示,大多数美资企业在华业务受到了中美经贸关系紧张影响。但即使如此,仍有46%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中国的利润率高于其总体业务利润率,比例创2011年以来新高。过半数美企预计今后中国业务收入仍将保持增长。
报道认为,中国扩大开放特别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努力得到了美企认可。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包括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开放区域布局等。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根据美中贸易委员会的这份报告,58%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有所改善”或“大幅改善”,没有任何企业认为情况有所恶化,这在2011年以来还是第一次。
报道指出,因市场前景相对稳定,加之中国日益扩大开放,注重保障外企合法权益,不少美企近日都表示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报道进一步指出,实际上,不只美企,全球投资者对华投资目前都在持续增长。据官方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吸收外资额达533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其中,7月吸收外资额同比增速高达8.7%,创年内新高。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29日报道称,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负责人克雷格·艾伦在华盛顿对记者说:“我们没有看到有证据表明我们的成员正在离开中国——相反,在中国的投资是健康的。大多数在那里的美国企业明白,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美企撤出中国有违经济规律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9月1日报道称,没有多少美国公司会计划完全撤出中国,因为这么做会明显损害它们的竞争优势。中国是这些企业供应链条上的关键部分。
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伟文在评论文章中也指出,美企撤出中国和中国被脱钩都是伪命题,逆经济规律而行必然失败。
文章称,据中国商务部统计,美国在华企业2016年在华销售收入约6068亿美元,利润超过390亿美元。如果美国企业撤出中国,这些将基本失去。
何伟文表示,许多美国企业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就将陷入生存危机。以通用汽车为例,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10家合资企业。2018年在华销量364万辆,占其全球销量840万辆的43.3%,超过其美国本土销量(300万辆)。撤出中国,意味着失去364万辆这个第一大市场。因为在美国本土生产再销往中国将无竞争力。而且通用一旦撤出,中国用户很可能不买其产品,转向德系、日系和韩系等汽车,替代将不难。因此,通用规模将缩小成年销量480万辆,退居世界第二阵营,这意味着生存危机。
文章还提到了半导体企业。2018年,美国十大半导体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销售依存度依次是:天空方案(Skyworks Solutions)80%,高通63%,美光52%,博通50%,英特尔23%。如果撤离中国,它们的全球销售规模将大大缩小,因而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支持巨额研发费用。而没有为世界前沿技术的巨额研发,它们也将出现生存危机。
文章认为,诸多案例和调查显示,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在全球的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不排除个别企业个别项目上转移到其他地区,但中国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13.6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和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群体的巨大市场,特别是每年贡献全球GDP增长30%的巨大前景,美国工商界是不可能放弃的。美国企业界撤出中国,只是个伪命题。
文章进一步指出,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和经营,只是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缩影。美国跨国公司和各国跨国公司一样,所有资源、材料、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的获取,生产加工的进行和产品的最终销售,都是世界性的。它们必须在全球实现最佳配置,以实现最大利润。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这不难解释,为什么它们在华有巨大业务,而且在华业务又是其全球产业链的一个有机部分或环节。 2018年11月,通用汽车宣布关闭在美五家工厂,转到中国设厂。因为北美乘用车市场已无前途,转而生产皮卡等,而中国和东南亚乘用车需求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因此决定布局从美国转到中国,其零部件配套供应链也相应在中国增设。这是客观规律所致。美国领导人没有考虑这些,只是从有利于其个人政治需要(选票)为出发点,要求撤回美国,当然不符合客观规律,因此没有用处。
(编辑:刘世东 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