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湖南省分行今年简化助学贷款申办手续

国开行湖南省分行今年简化助学贷款申办手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9-02 16: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学期在即,9月1日从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传来消息:经该行前期摸底统计,预计今年全省将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约8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8万人左右。截至目前,该行已受理生源地助学贷款6.8亿元,贷款合同8.2万份,电子合同受理率达到100%。

自2007年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以来,国开行湖南省分行坚持“应贷尽贷”原则,承担了全省95%以上的助学贷款业务量,并覆盖全省所有全日制本科和大专院校。

“根据分析,今年湖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受理金额和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国开行湖南省分行行长袁建良介绍,今年参加高考人数达49.9万人,比2018年增加4.7万人,增长率达10.4%。为此,该行今年4月初组织全省124个县级学生资助中心进行高中预申请摸底,将建档立卡户、城乡低保户、高中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纳入预申请范围并录入开行系统,免除其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手续,为后续办理贷款提供便利,实际录得7.5万余人,较去年增长24%。

国开行有效简化生源地助学贷款申办手续。以往,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今年,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即可。往年,首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有的需要在县教育局与街道、乡镇部门之间往返2至3次,今年基本上一趟就能完成所有手续。另外,贷款受理从纸质合同转为电子合同,不再需要学生提供各类证明复印件,改为由高拍仪扫描录入系统。

助学贷款本质上是信用贷款,风险防控必须考虑。针对学生在入学前、入学后、就业后不同阶段的信用和信息变化特征,国开行建立了“三段信用联结机制”的运作模式,通过联责、联信、约束激励等机制建设,将生源地的学生家长、就学地的高校、就业地的用人单位等联结成一道风险防范链条。

助学贷款是一些学生第一次接触贷款业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普及信用契约理念很有必要。每年5月至7月,国开行湖南省分行组织各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巡讲,对助学贷款按期还款与个人征信直接挂钩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介。

截至目前,国开行湖南省分行助学贷款的累计回收率达到99.81%,违约率一直控制在1%以内,远低于15%的国家助学贷款法定风险补偿比例。

对于个别恶意逾期的学生,国开行湖南省分行将保持法律追诉的权利。对于因还款操作不熟练而逾期的学生,国开行湖南省分行给予知错能改的机会。目前,该行联合省教育厅设立了“开具非恶意欠款证明”机制。对于因贷款逾期在征信系统中留下不良记录且非本人恶意拖欠的行为,由逾期学生向高校或生源地资助中心提出申请,资助中心再根据学生拖欠的具体情况进行核实,为其出具非恶意欠款证明,并上报国开行审核盖章。(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