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距科技研发成功中国首款大载重智能电动植保无人直升机

无距科技研发成功中国首款大载重智能电动植保无人直升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8-27 21: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27日沈阳电(记者 吴勇、孙晓宇、钟南)中科院沈阳自动化博士团队创业公司研制出中国首款大载重智能电动植保无人直升机,并成功在农用无人机市场找到了自己的利基市场。

据公司创始人兼CEO苏文博介绍,这款名为X50的无人机已经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多个大型农场被应用。尤其是在应对今年的极端天气灾害和外来病虫害防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地处东北中心的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是中国自动化控制领域最高研究机构,此前已经孵化出中国机器人行业龙头新松机器人公司。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为中心,沈阳市已经聚集了一批以自动化控制为主业的创业公司。无距科技以苏文博为代表的骨干团队大多来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公司已经被评定为辽宁省高科技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东北是中国的玉米、大豆和水稻主产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粮仓之一,贡献了约25%商品粮。因为农田面积大而且集中,是中国农业无人机使用最多的地区。

在黑龙江建三江垦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黑龙江垦区面积的22%。拥有约1300多架农业用无人机。

伴随全球进入厄尔尼诺气候周期,中国粮食主产区频繁遭遇极端天气的威胁。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的洪涝数量大量增长,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已经遭遇多次洪涝灾害。

专家表示,天气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喷洒除虫和追肥,可能导致玉米减产达到50%。

与此同时,伴随城市化和老龄化,农村人工成本继续上升。农业自动化行业在近年来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如何把科技应用于东北战略农业产业,是苏一直思考的问题。“无人机市场在中国大疆和数不清的中小企业。无距必须把技术强项和潜力市场结合起来,综合定位自己的细分市场。”

无距经过调研发现,客户主要抱怨包括洪涝之后害虫爆发期,而地面机械无法进入泥泞田地进行杀虫作业。此外,传统人工植保方法费时费力。

客户的痛点就是企业的机会。针对这个痛点,无距科技研发X50解决方案。优点包括:压强大,喷洒效果好,同时极大简化了操作和维修。

负责农业市场的高岩经理介绍,X50和传统多旋翼无人机相比,只有一个主螺旋桨,在喷洒过程中提供了额外的压强,能将药物压进植物根部,提供了喷洒效果,减少了浪费。

“实际上德国已经立法农业必须用直升机喷洒,日本也在引导农业用无人直升机。”

除了喷洒效果外,无距在飞机制造模块化和操作智能化上走在世界前列。公司把飞机零件从38个精简到2个,降低了制造与维护成本。飞机操作的培训时间也从3个月减少到3个小时。

苏表示正在和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俄罗斯客户联系,希望和国内外大型农业企业建立合作。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