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哈达铺是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一个小镇,1935年9月,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后到达哈达铺,红军在这里得到了粮食、药品和兵源补充,因此哈达铺被称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

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来源:新华网 2019-08-18 07: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11)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拍摄的红军门和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

  哈达铺是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一个小镇,1935年9月,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后到达哈达铺,红军在这里得到了粮食、药品和兵源补充,因此哈达铺被称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

  当年红军官兵住宿的街道被人们称作红军街,如今仍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街上随处可见红军留下的印记。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6)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在哈达铺镇红军街,一名女孩在整理出售的“红军饼子”。红军长征的历史在哈达铺镇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4)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游客在哈达铺镇红军街上的红军干部会议会址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8)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在哈达铺镇拍摄的红军门和红军街(7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3)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在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参观者观看反映哈达铺群众教红军做面食的蜡像。在哈达铺期间,不少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向当地群众学会了制作馒头、大饼等面食。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10)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6月18日,几名身穿红军服的小学生在哈达铺镇红军街上的邮政代办所旧址前。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7)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游客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碑前参观。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1)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在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展厅内,观众参观拍摄复原当年哈达铺苏维埃政府成立场面的雕塑。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2)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在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展厅内,观众参观展出的较早报道红军长征情况的报纸《救国时报》。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9)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游客在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5)哈达铺——长征路上加油站

  8月16日,一名身穿红军服的少年牵马走在哈达铺镇红军街上。当地群众经常为游客表演再现红军经过哈达铺场景的节目。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