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龙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开启中国商业航天新篇章

来源: 中国日报
2019-08-17 14: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图文互动)(1)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一箭三星”首飞成功

8月17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中国日报8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电(记者 赵磊)今天中午12点11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捷龙一号遥一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以“一箭三星”方式,顺利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捷龙一号运载火箭执行的首次飞行任务。

据火箭院院长王小军介绍,近半个世纪以来,火箭院作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先后自主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火箭院抓总研制的火箭见证了长征火箭发展的每一步,成为闪亮世界的一张中国名片。

他说,捷龙一号是火箭院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采用商业化模式面向商业小卫星发射市场打造的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同时,它也是航天科技集团首型商业运载火箭。自2018年2月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到今日首飞成功,“捷龙一号”只用了不到18个月的时间,成为中国航天研制周期最短的火箭之一。

据火箭院捷龙一号运载火箭项目技术经理龚旻介绍,捷龙一号总长约19.5米,箭体直径1.2米,起飞重量约23.1吨,是我国固体火箭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火箭。“别看火箭小,但它五脏俱全且性能优异,能够实现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200千克运载能力,在我国固体商业火箭中运载效率是最高的。” 龚旻说,火箭在国内创新采用了卫星倒装的空间布局形式,采用模块化卫星舱设计,可为卫星提供直径1.1米/高度1.5米、直径1.4米/高度2米两种类型的完整舱段空间,满足用户一箭一星或一箭多星的发射需求,实现了全箭控制执行机构简化设计,为微小卫星技术验证、星座组网和补网提供更加安全、灵活、经济、迅速的服务。同时,捷龙一号还是我国首个全面采用智能化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判读的固体火箭,利用分布式网络完成多点并行在线数据解析、分发与判读,结合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算法设计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测发控和遥测数据多维度判读,自动生成测试评估报告,大幅提升测试效率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图文互动)(2)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一箭三星”首飞成功

8月17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唐亚刚说:“为了实现 ‘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的特点,捷龙一号在研制过程中注重打破传统,自我革新,大胆尝试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流程、新配套,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以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模块化、产业化,低保障、易维护’的设计要求。”唐亚刚还介绍,在管理流程上,捷龙一号优化发射准备流程,缩短发射准备时间,采用一车一箭方式,成熟期运抵发射场后能够实现24小时内快速发射;在制造上通过大规模组批生产,缩短发射服务履约周期,与用户签约后6个月即可出厂,通过借用成熟型号产品及技术,降低研制成本、加快研制进度,有效控制了技术风险,提高产品成熟度和可靠性。

“未来的发射市场应该是非常广阔的。低轨互联网移动通信需求,遥感信息数据需求,未来都将有很大的市场。” 唐亚刚表示,目前,航天在卫星通信、导航和遥感三个应用方向上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应用。未来,随着商业航天产业的逐步发展,航天将不再神秘,航天技术将会服务于大众生活。“让航天链接人类生活”,这是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的使命和愿景,也是作为商业航天“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

根据规划,“捷龙一号”将按照“三步走”来开展运营:第一步是从2018年研制启动到2019年8月,完成首飞任务1发,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创新商业、研发、运营等三种模式;第二步是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完成研制批任务5发,完成1.4米卫星舱方案设计和飞行验证,具备国内各主要发射场实施发射的能力;第三步从2021年起,进入成熟批任务阶段,为每10发一批,实现较高的国内发射占有率,打造“捷龙”国际品牌。

(赵磊)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