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集中“优势兵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每日清晨5时许,石门县乡村开始清运垃圾,这是石门县垃圾治理的一个环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也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关键之仗,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迫切需要。

石门集中“优势兵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来源:常德日报 2019-08-15 16: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常德日报讯(记者 侯碧海 通讯员 贺勇)每日清晨5时许,石门县乡村开始清运垃圾,这是石门县垃圾治理的一个环节。该县参与垃圾治理的不仅有专职人员,还有10万干部群众,他们清扫乡村每个角落,分类装进垃圾袋,然后从四面八方运到垃圾中转站。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等等,在石门乡村,每一天都在“火热”上演。如今,石门农村的垃圾越来越少,河水越来越清,村容村貌越来越靓,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也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关键之仗,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迫切需要。今年来,石门县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下设6个分指挥部、督察组和巡查组,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统筹推进,同调度、同部署、同督查。全县集中人财物“优势兵力”,从治垃圾、治厕所、治污水、治破旧、治“空心房”、治陋习等六个方面各个击破,全面“围歼”农村人居环境中的“脏乱差”“假恶丑”等病根,收效明显。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今年,该县抢抓脱贫攻坚可整合资金部分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机遇,整合资金近2亿元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中。与此同时,该县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幸福农家”创建和全域“文明集镇”创建活动,在所有乡镇、街道开展环境大整治,清除乱停乱靠、乱搭乱建、乱贴乱挂、乱摆乱放等“四乱”现象。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文明卫生村312个、生态村306个、特色文化乡镇10个,全县331个村制订完善了“村规民约”进行自我约束,成立了环境卫生协会、乡风文明协会,自我管理、引导、推进村里的各项工作。

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大力推进“空心房”整治行动,全县共拆除“空心房”7326处,拆除建筑面积1201414平方米;该县还有序开展了“厕所革命”,卫生厕所比例有望达到91.6%,污水处理设施也即将实现全覆盖,150多个村居还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正在走向“不落地、不下水、不焚烧”的良性化轨道。

经过一系列的治理,石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干净整洁、文明富裕、宜居宜业的乡村不断涌现,呈现出一派美丽乡村的崭新风貌。

(侯碧海 贺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