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  正文
杨军:医疗组团式帮扶的台江效应
杨军
2019年08月15日

27年前,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的谢谨谦被查出肾功能衰竭。因担心台江县人民医院医疗水平低、设施不全等原因放弃在该院治疗。

种种担忧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附二院”)与台江县医院签订协议,共同经营县医院后逐渐消失殆尽。

2018年10月,53岁的尿毒症晚期患者谢谨谦病情恶化,出现严重呕吐状态,被家人送到台江县医院治疗。

据介绍,谢谨谦是当地一名退休公务员,院方为他做了“经皮肾穿刺造萎术”,这也是该医院成功实施的首例。来自浙大附二院的资深外科医生沈肖曹亲自主刀。

谢谨谦说,他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一周得去医院做三次透析;接受手术后,透析频率降为一周两次。

该院副院长沈肖曹说,谢谨谦的手术非常成功。他说:“接下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最好的结果就是服用治疗高尿酸的药物,能够控制做到不透析。”

1992年,谢谨谦查出右边肾脏萎缩,左边肾脏结石和积水。因当时医院医疗水平低,设施不全,医生及医务人员缺乏技术及经验放弃在该院治疗。

台江县人民医院,熊文医生为患者谢谨谦做术后检查 赵妍迪 摄

谢谨谦的妻子潘思米告诉记者,自浙大附二院对口帮扶台江县医院以来,医院条件的日益改善她看都看在眼里。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的医疗帮扶项目旨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他们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问题。

在该项目的推动下,浙大附二院与台江县医院在2016年4月签订协议,共同经营县医院,派出帮扶专家深入到该院为当地医生做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并委派汪四花任台江县人民医院院长。

此外,浙江大学和浙大附二院分别投入1860万元和442万元帮扶资金,为县医院购置各项医疗设备,进一步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潘思米说:“现在县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和地州市相差无几,还有来自浙大附二院的医学专家和资深医生轮流驻扎。”

潘思米说,因为生病,丈夫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退休了,现在每个月5000元退休工资,而她是下岗员工。21岁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家中还有双目失明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出于以上原因,她选择了将丈夫就近送到台江县医院治疗。

据该院血液透析中心主任熊文介绍,这台手术属肾脏微创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疗程短等多种优点。

“该手术常常能起到救命的作用,在泌尿外科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手术技术风险较大,稍有不慎易引发大出血,对术者的技术要求很高。”熊文也参与了这台手术。

“在沈医生那儿不仅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也在他的指导下做了很多手术。只要帮扶专家们在,医生们都觉得底气十足,以前接诊重症患者那种不自信的感觉再也没有了。”他补充道。

沈肖曹说,自去年8月到县医院工作以来,每天接诊的重症病人比他在浙大附二院遇到的还要多。“在这里遇到的很多病人都是万不得已了才到医院治疗。贫困是一方面因素,对医院的不信任也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问题。我希望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我们专家坐诊,以及外派本地医生去浙江进修得到改善,让当地百姓敢就医、及时就医。”

来自浙大附二院与台江县医院的医生下乡义诊 台江县宣传部供图

台江县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柴彪告诉记者,随着该院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当地患者选择来医院看病。

“帮扶以后医院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服务态度也大为转变。”他说。

台江县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当地人多用苗语交流。现在医院配置了普通导诊和苗语导诊,方便患者看诊。

据柴彪介绍,2017年度,该院门、急诊病人量88437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19%;2018年,门、急诊病人量113481人次,同期增长28%。

柴彪说,以前台江县医院口碑很差,很多病人舍近求远,宁愿去邻近的县医院看病也不在台江就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完善,现在外县甚至是州府的患者也会来台江就医。

由于当地胃肠道疾病患者较多,该院成立了消化内镜中心,为患者提供无痛胃肠镜检查服务,同时可以在胃镜下开展微创手术。

当地结石患者很多,特别是肾结石比较普遍,为了群众能更好的看病,该院还创建了泌尿外科,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治疗。

自浙大附二院等各医疗机构对台江县开展帮扶工作以来,该县政府办医力度取得新突破。

《台江县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总结》中提到,该县已投入2000万启动门诊大楼及医技楼的升级改造,投入1000万元启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

同时,该县先后投入资金325万元购置公共卫生应急设备,投入160余万元建成2个专家食堂,并每年按约5万元/人的经费投入改善当地医院备案制人员薪酬。

此外,该县将加大卫生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吸引优秀医生和医务人员到该县工作,同时派遣更多的当地医生和医务人员到外地接受培训。

关于作者:杨军,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