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在香港骚乱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美国专栏作家约翰·怀特在RT网站撰文,表达了他的立场与分析,本文对此进行了摘编。
香港正在迅速成为东西方斗争、甚至多极化与单极化之争的另一道前线。
在这块高度自治的英国前殖民地上,这次骚动最早的起因——正如关注此事的人已经知道的那样——是关于官方试图通过一项引渡条例的事情,而根据该条例,在中国大陆涉嫌犯罪或者卷入在中国大陆发生的犯罪的嫌疑人,即使逃到香港或者拥有香港居民身份,也可以被送到中国大陆受审。
因为抗议的缘故,引渡法案已经暂停了,但这并没有能让抗议的势头减缓下来。相反,抗议正在继续扩大,而且冲突也在愈发激烈……
问题来了:我们要问的不应该只是抗议者的诉求是“什么”,而是“谁”是抗议背后的推手?
我可没有说有外部势力积极干预了此事。但是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特别是考虑到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以及乌克兰2014年经历的“颜色革命”,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发生过的似曾相识的场景。
有意思的是,最近一些在中文媒体上被广泛转载的照片也能支持这种“可能性”。其中一张就是这场抗议的几位首要活跃分子与美国领事馆负责政治的官员Julie Eadeh会面。
当然,他们有可能只是在同一家酒店大堂恰好遇到了,也有可能他们的谈话完全无关痛痒,跟这场骚乱没有关系。
相信这种可能,还不如相信猪能飞呢。
像他们习以为常的那样,很多西方主流媒体派驻这座城市的记者花费大量精力来“报道”,或者说庆祝,这场骚乱。
要知道,很多记者是跨越高山和大海,飞到香港来的。这一路,他们得飞过法国,而那里的“黄马甲”运动已经持续了40个周;这些“黄马甲”们也饱尝了法国警方“仁慈”的警棍。然而,这些记者们没有在那里停下,也没有幸灾乐祸地报道那里。
毫无疑问,西方媒体在香港如此密集的出现,是抗议者变得更加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试图引起更加严重的警方镇压,以此吸引西方公众的眼球。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抗议者们举的很多标语,都“恰好”是用英语写的,而用词跟以往“颜色革命”的如出一辙。
哦,我们可千万别忘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这个全美国最臭名昭著的社会组织官网上,清楚地写着,他们在2018年投了大量资金用于“扩展工人权利和民主”、“加强对香港的干预,以防止对约定权利的日益严重的威胁”,以及“加强民主机构和人权保护”。
不可能否认,美国给这场已经引起西方媒体大量关注的骚乱,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在西方萌生的反华宣传抓住了这次机会,利用这次给城市带来巨大麻烦的骚乱,可着劲地抹黑北京。
这场宣传披着民主和人权的外衣,但其实质却仅仅是霸权与单极化。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中国从来都是华盛顿的好战者们的中心议题。奥巴马在2012年启动“重返亚太”战略,而现任美国领导人则发起了一场对中国的全面贸易战,其目的是为了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地区和全球性影响。
美国海军在中国水域内的挑衅性航行早已司空见惯,而美国现任领导人新任命的国防部长埃斯珀不仅是鹰派,而且还一直对中国持敌视态度。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事情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还是回到香港吧,这里的暴乱使得政府除了使用武力之外将没有任何选择。无论在美国、英国还是法国,当地政府都一定会选择这么干。
但问题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西方国家的警棍被认为是法律和秩序的工具,而非西方国家的警棍则被描述成镇压的工具。
说到镇压这个词,还有谁能超越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吗?在香港发生的事情,正是西方殖民统治给中国遗留下的问题。
提倡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法国作家弗朗茨·法农曾经说过:“我们不仅要从我们的土地上,还要从我们的思想里,清楚帝国主义留下的那些腐朽的遗迹。”
如果有人真的认为香港发生的事情是中国政府的过错造成的话,那他不妨好好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
(本文来源:中国日报“世界观”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