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并严重影响着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旨在为中国乡村发现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教育家和行动者。近日,2019年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简称“山区校长奖学金项目”)结业典礼暨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为期八天、涵盖四个课程模块的项目培训圆满收官。《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作为教育扶贫项目内容之一,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民促会”)引导规范化专业化运行,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管理运营,这个致力于改善中国贫困山区教育的优秀校长项目今年已迎来第十个年头。
教育离不开学校,学校离不开校长。校长应该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具有发展开放的眼光,同时强化承担的精神,从而为贫困山区教育发展培养中坚领导力量。校长的视野靠什么打开?民促会秘书长赵大兴告诉记者,“大部分山区人口在各方面缺少机会,乡村地区的校长是国家发展的希望,项目在设计时就具有前瞻性,每年也会根据校长们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整。”他表示,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开始,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保持初心,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带动了一代又一代志愿者的成长。项目的发展也为公益事业的开展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和模式,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的人受益。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项目报名期间,有近百位来自全国14个省份、自治区的校长报名申请,经过20天的面试遴选,最终确定18位校长入选今年优秀校长奖学金项目。课程设置方面,今年课程模块更加清晰、课程衔接更加顺畅。今年课程师资包括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国家督学褚宏启教授、清华图书馆馆长王有强教授、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新华社国际部评论室主任吴黎明、著名心理学家金韵蓉、亲子专家吴一禾等20位专家学者。
今年入选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奖学金的校长李志磊分享了感言。他说,通过领导力模块、国际视野模块、幸福校园模块、人文科技模块的学习,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健康管理、信息化、影视赏析有了全新的认识,在面对挑战如何处理、参与模联、减压和潜能开发等课程中,真正体味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回去后,要做三件事:搞一期培训,让更多教师受益,影响更多孩子;做一个规划,让学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发展相结合,让学校有计划地运行;开一个实验班,从语数教学到戏剧实践、从师生阅读到自主演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生兴趣的培养。一步步、一层层,让教育在校园里静悄悄地发生改变。
据悉,今年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芜湖市持明慈善基金会继续捐资支持教育扶贫项目,中国日报资深评论员黄向阳捐赠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奖金支持项目开展,中德科学中心和爱立信为项目提供场地和其他支持。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10余年来,来自青海、安徽、河南、云南、贵州、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陕西、甘肃、重庆、河北、新疆、西藏、江西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165位乡村校长入选山区校长奖学金项目,受益学生数万名。89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为乡村校长们送来了百余场精神盛宴。
(权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