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表演舞蹈《忠魂》。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曼玉/摄
《忠魂》舞蹈雄浑激昂的音乐一响起,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情绪饱满地舒展肢体,演绎一场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徐州附近的真实故事。
参演学生马超说:“每当跳起这个舞蹈,革命先辈抛却生命保卫祖国的一幕幕就会闪现在脑海中,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情怀。”
校团委书记葛大伟认为,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是《忠魂》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们把这样一个故事,通过艺术再加工的形式搬上校园文化建设的舞台,来展现抗日战争的波澜壮阔,能起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大学生在这种美的校园文化浸润中更加感性、更加深刻地体会国家和民族的气质、精神。”
在江苏师范大学,“润物无声”的艺术教育充满每个角落。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华桂宏亲自担任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全校美育工作的艺术教育中心,进一步理顺了大学开展美育教育的体制机制。
华桂宏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美育对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价值,充分认识到美育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之本的重大意义。我不是学习艺术专业出身,但是愿意担任艺术教育工作的组长,正是希望美育工作能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让更多大学生通过美育终身受益。”
古风汉韵贯穿全程的汉式毕业典礼是江苏师范大学美育的一大特色。从2014年开始,学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师生着汉服、行汉礼、奏汉乐、高唱《大风歌》,通过学位门。
“九万里神州大地花团锦簇,河清海晏;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光华绚烂。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研究生参加汉式毕业典礼,正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绎了自己学生生涯最浓厚的一笔,在毕业典礼上的这堂文化自信课,他们将终生难忘。”华桂宏说。
学校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是师范生。在华桂宏看来,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教师总是离不开板书,一手好字能让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再涨一分。因此,学校采取“1+17”的模式——“1”是书法课,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17”是“艺术与人生”“人文与经典”等17门博雅课程,供学生选修。
怎样有计划、有抓手地吸引同学们自觉参与到美育学习实践中来?对此,艺术中心挂靠的校团委设置了“第二课堂成绩单”,把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情况记入学分,并把美学素养作为大学生毕业成绩单的一部分呈现给用人单位,有效破解了以往重课堂美育轻实践美育的难题,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热情普遍提高。
葛大伟形容,校团委等于架设了一座桥梁,把学校的师资力量、艺术教育资源和学生的美育诉求、创作热情连接起来。
“大学生是活力四射的群体,对艺术技能的学习、对艺术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人人都想走到舞台中央。我们在‘投其所好’的同时,更加关注‘引其向上’,力求把‘有意思’的活动办得‘有意义’,着力打造内容高级、精神高昂、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葛大伟说。
十佳歌手大赛、校园舞蹈大赛、校园话剧大赛、校园辩论赛等,在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直很受学生追捧。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对这些“品牌活动”进行了“提档升级”,一方面重点提升了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创办草根歌手和舞蹈大赛,为有梦想但是没有特别高的专业水平的同学搭建展示的平台,让“沉默的大多数”都有一试身手的机会,把“少数人的狂欢”变成“多数人的习惯”。另一方面,重点加强了文化艺术活动中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结合徐州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唱红歌、跳红舞、演红剧、辩红题,让师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映照出别样的信仰之美。
“在这种校园文化的浸润和洗礼下,青年们参与体育、美育和其他相关艺术活动的热情更高了,参与之后的获得感也更强了。”葛大伟说:“能够把艺术的种子深埋进每个人的心中,培养的学生都能有一种丰盈的美感和诗心,这才最可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曾提出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美育知识和艺术技能。
谈及高校美育工作的经验,华桂宏认为,在新时代,艺术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人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对于师范大学而言,开展艺术教育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只有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审美底蕴、扎实艺术功底的老师,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中国梦,教师梦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曼玉)
(张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