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的女孩: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自入学以来,张薇每个寒暑假均进行了社会实践,共计参与或组织14次大小社会实践,前往甘肃、山西、云南、广西、内蒙、浙江等多个省份。2018年,张薇在已获得院系推免保研资格之后,选择了延迟入学,自带院系推研名额加入清华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支教1年。

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的女孩: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19-07-08 09: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7月7日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个女孩向几千名观众讲了这样一件事。

“我也始终记得曾经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后,我决定延迟1年入学,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清华培养我们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饮水思源’,朋友们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想‘用1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这个女孩叫张薇,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本科毕业生。在这天的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这个95后作为唯一一位本科生代表,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校友代表高红卫先后在主席台上发言。在她温柔的语气中,字字句句都带着坚持。

她坚持的,是希望改变家乡教育现状的初心。

张薇来自甘肃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那里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从小到大,她很少有机会走出县城。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环节,她甚至没有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当她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实验时间已经到了。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异如此巨大,短暂的失落也在我心底埋下了改变家乡教育现状的种子。”张薇说。

多年的拼搏,让张薇终于走进了清华园,而这之后的生活,让她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由于基础薄弱,我时常陷入自我怀疑。微积分作业要比别人多花三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不成功,报名实践支队长也失败了,仰卧起坐100分只拿到了20分……”张薇在日记里写道,“无论如何,不许退缩,不许不努力,决不许放弃。”

她发现,只要咬牙坚持,生活就会带来惊喜。后来我参加了辩论赛,和小伙伴一起获得了‘辩论好声音’的冠军;我的仰卧起坐及格了,当上了班长,也开始指导实践支队,还顺利拿到了学业优秀奖学金。”如今,张薇还是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

除了学业之外,她把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给了这件事。

“初中时,我所在的班级有近1/6的人先后辍学打工;高中时了解到家乡的一名小学教师在黄土高原的土窑洞里为3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一路走来,我看见过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从大一开始就参加了学校的志愿公益社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家庭困难的孩子。”张薇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清华对学业要求高,还要抽出时间做公益,说实话挺难的、挺累的,但是很值得。”

一名大学本科生,能为基层带来什么?张薇这4年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自入学以来,张薇每个寒暑假均进行了社会实践,共计参与或组织14次大小社会实践,前往甘肃、山西、云南、广西、内蒙、浙江等多个省份。在3年来参与的14次社会实践中,与志愿公益相关的实践有8次,包括捐献热水器、净水器、书籍、资助贫困生、支教、夏令营等各种形式。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够不止步于了解现状,而应该更加深入地去探究现状背后的原因,将爱与温暖融入社会实践,这才是我最期盼的形式。走过诸多地方只因为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我希望能够走近不同地区生活的他们,更多地去了解他们和他们所生活的地方,我也更希望能够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带去我所能够给于的温暖与帮助。”张薇说。

2017年寒假的一次调研中,张薇带队调研了家乡甘肃“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行实施情况。

“在甘肃特困镇殷家城的一间土窑洞里,我遇到了一位母亲和她的3个孩子。母亲不识字,父亲意外离世,家里只有一张桌子,没有台灯,但姐弟仨却学习得无比认真。我至今忘不了母亲的手足无措,忘不了孩子衣服上的破洞和眼睛里的光,我知道我应该做些什么。”张薇说。

在这之后,张薇和同学们为这个家庭争取到了北京一个公益组织的长期支持,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回报社会的信念。

2018年,张薇在已获得院系推免保研资格之后,选择了延迟入学,自带院系推研名额加入清华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支教1年。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进入清华大学的我拥有了非常多的资源与机会,我也想用我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去温暖与关怀。我希望在这一年中,在完成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当地的学生,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力度的公益。”

在毕业典礼过后,有不少网友都在讨论,今年的本科生代表发言没有找“光环四射”的学霸,却找到了这样一个娇小的“普通女生”。而在张薇看来,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努力也会有点燃星星之火的力量。

本报北京7月7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雨婷

(叶雨婷)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