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7月1日,在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之际,“相约达沃斯·共叙山海情——辽宁(大连)与贵州(六盘水)经济合作对口帮扶座谈会”在大连召开。
会议由贵州省政府驻大连办事处、大连市经合办、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分行共同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两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两地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两省扶贫协作和交流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与会专家共同研讨了《辽宁省与贵州省产业合作重点研究报告》。报告认为,辽宁与贵州两省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差异,产业链条不同环节,决定合作空间巨大,合作领域众多,合作优势突出。第一产业方面,贵州省拥有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5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在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培育方面具有一定规模。辽宁省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总数达到1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3家,在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有优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在会上发言
第二产业能源化工方面,贵州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多种矿产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辽宁省有大连、盘锦两大千亿元石化产业基地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国内顶尖研发机构,较为完整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装备制造方面,贵州省农业机械需求旺盛,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装备为重点和以智能制造装备为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辽宁省沈阳铁西、大连金州等8个装备制造业国家示范产业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成功步入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医药制造方面,贵州省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4419种,“地道药材”50种,百灵、汉方等多家“全国制药 500 强企业”。辽宁省医药制造业基础良好,拥有国家辽宁 (本溪) 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以及沈阳三生、东北制药等百强企业。大数据与电子信息制造方面,贵州省气候凉爽,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被授予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称号。辽宁省有大连国家级电子元件产业园,东软等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大连理工大学和东软信息学院等高校提供了人才储备。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王钦在会上发言
第三产业方面,两省红色文化、三线文化具有共同的精神基因,可以合作推广旅游品牌,共同开拓旅游市场。两省应秉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展开合作。
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北京印刷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中国银行辽宁分行、贵州社科院、大商集团等单位的2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会议。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