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湖南对非洲进出口增长41.4%

前5月湖南对非洲进出口增长41.4%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6-18 20: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18日,长沙海关发布消息,1-5月,湖南对非洲进出口8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4%,高于同期湖南外贸增幅6.5个百分点,占外贸进出口总值6.2%;其中,对非出口60.1亿元,增长1.1倍;自非进口27.2亿元,下降 16.2%,贸易顺差32.9亿元。

纺织服装出口3.52亿元,增长172.8%

出口以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主要为资源类商品。前5个月,湖南对非洲出口机电产品22.9亿元,增长62.1%,占同期湖南对非出口总值的38.1%。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3.5亿元,增长153.6%,占22.5%,其中纺织服装3.52亿元,增长172.8%。湖南自非洲进口主要为资源类产品。其中,铁矿砂及其精矿17.9亿元,增长45.7%,占同期湖南省自非进口总值的65.8%;铜矿砂及其精矿2.1亿元,增长57.3%;钻石1.7亿元,下降9.2%。其次是锰矿砂及其精矿1.2亿元。

虽然湖南对非外贸进出口增速较快,但湖南对非贸易结构发展不平衡较为明显。长沙海关介绍,具体表现在一般贸易发展迅速,占据对非整体贸易的九成以上,而加工贸易随着我省劳动力资源价格优势的逐步弱化,及环保因素影响产业外迁加大,萎缩明显。前5月,以加工贸易方式对非进出口4.7元,降幅70.3%。

同时,对非出口产品较为集中,湖南优势产业对非市场存在潜力。从前5月出口商品看,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如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包、塑料制品等;其次是“两高一资”产品,如钢材、矿物肥料等。湖南传统的优势产业工程机械类、轨道交通类、茶叶、陶瓷制品等还存在较大出口空间。

建议加大对非基础设施矿产等投资

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从以往的“商品输出时代”向“资本输出时代”转型升级。当前对非经贸合作进入历史最好阶段。

6月12日,“长沙-内罗毕”定期客运洲际航线开通,这是首条湖南直飞非洲的定期航线,定期航线的开通将对双方经贸往来起到进一步便利和促进作用。6月27日至29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也将在长沙召开,对非经济合作有望从以往的原材料与工业制成品间的贸易互补关系,升级为制造业和新能源、新环保产品开发、海洋经济开发等产业结构互补互助型的经济合作关系。

长沙海关建议湖南对非贸易方式加大加工贸易的发展,即引导企业在非洲开展出境加工,抓住人力资源优势机会,缓解非洲就业压力同时也降低我国企业自身运营成本。

“非洲矿产资源总价值占世界的23%,仅开发了9%。”海关建议,湘企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矿产、新能源、新环保等项目投资;抓住“一带一路”和“中非经贸博览会”两大历史机遇,提升对非投资水平和外贸水平,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