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普惠型、均等化、专业化为特点的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快速迈进,提升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5月28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主办的“聚焦技术支持,助力专业化儿童服务——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宣传周(2019)”在北京启动。现场发布了《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以下简称《政策报告》)、《基层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专业化建设倡议书》。
《政策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我国儿童生存健康和教育发展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底,我国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全面保障,保障标准比去年有所提高。统计显示,2018年度纳入孤儿、特困人员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范围的困境儿童总计766.9万人,其中孤儿32.2万人,特困儿童10.1万人、低保儿童724.6万人。另外有14个省份为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参照孤儿津贴标准发放津贴。目前,31个省份全部出台措施,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儿童主任已经基本覆盖所有的村和社区。全国近700万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全部纳入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政策报告》内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益研究院长王振耀指出,目前的儿童福利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应该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儿童福利的财政支持体系。这是需要动用大量的社会组织,用专业化的力量,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同时专业化的培训体系要支撑起来。”
报告指出,我国儿童发展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专业化不足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此,建立专业化普惠型的现代儿童福利与保护体系将成为未来工作重点。
由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儿童社会工作专委会共同向从事儿童福利与保护的工作者发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专业化倡议书》提出,从事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都是社会工作者,都应该按照社会工作专业的规范开展工作。只有将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领域人员队伍培养成为了解、认同并执行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我们的服务才能为处于困境中的孩子和家庭提供有效的支持,协助政府落实国家监护兜底职责,保障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首届“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宣传周”系列活动于2010年举办,今年已是第十届。旨在倡议社会各界对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事业的关注与参与,推动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中国儿童福利体系。本届宣传周旨在为中国儿童倡导专业的福利和保护服务。启动仪式外,系列活动还包括江苏省张家港市儿童福利与保护工作经验交流、儿童快乐成长营、儿童主任访学计划、儿童福利与保护专家访谈等。(记者 王学军 郭诗锦)
(王学军 郭诗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