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5月29日电 全球著名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近期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报告,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为115点,较上一季度的113点提升了2个点,接近历史高位。
尼尔森消费趋势指数衡量消费者就业预期、消费意愿及个人经济情况三个方面。消费趋势指数高于100则为积极,反之则为消极。
尼尔森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趋势指数的增长是就业预期、个人经济情况、消费意愿三大构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就业预期为79点,较上一季度增长5个点,实现大幅上扬;消费意愿和个人经济情况分别为61点、70点,均较上一季度增长3个点。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赵新宇表示:“政府不断深化企业税费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不断实施扶持就业政策,鼓励创新创业,为稳定就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个人税费改革不断深化、保障体系日渐完善,消费者的个人经济情况和消费意愿持续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29日报道,分析师表示,随着中国开始自上而下推出刺激消费的举措,国内市场将吸引跨国公司进入,填补美国企业留下的空白,并增强它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贸易摩擦)的影响之一就是,中国通过扩大国内消费支出实现经济增长会更加重要,”普华永道香港分公司亚太交易主管戴维·布朗(David Brown)表示。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Baker McKenzi)合伙人曹嘉怡(Grace Tso)表示:“中国的消费市场太大,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因此外国公司仍然会感兴趣。贸易战对在华寻求并购交易的外国公司影响相对有限。”
事实上,美国媒体也关注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吸引力和潜力。
《华盛顿邮报》5月11日报道称,在消费全球化时代来临之际,中国正从一个出口国变成许多行业最大的消费市场。
文章称,特朗普宣称要提高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但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高管表示,不论特朗普是否能够成功地跟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中美商业关系的性质已经在重新定义。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从一个出口国变成许多行业最大的消费市场,这其中包括汽车、电子游戏和计算机等行业。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威廉·奥弗霍尔特说:“我们正处于生产全球化时期的尾声。眼下我们处在消费全球化时期的开端,重心从西方的婴儿潮一代转向相对年轻的中国人。”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调查,十年前中国消费者购买了71%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如今,中国人购买了85%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而如今中国的经济规模是之前的三倍。
文章称,美国许多企业高管表示,他们不认为美国将重新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市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Craig Allen)表示,美国政府的立场让跨国公司感到左右为难。他说:“政府建议或强调要对美国投资。但市场并不在这里,市场增长也不在这里。”
美国铭基亚洲基金公司(Matthews Asia)投资策略师安迪·罗斯曼(Andy Rothman)表示,过去1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了120%,而美国仅增长了15%。
罗斯曼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消费故事。”
(编辑:齐磊 刘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