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同时开放“琴、瓷、画”三展

5月18日起,湖南省博物馆依托现有馆藏,将向公众新开设古琴、陶瓷、书画三大专题展厅。这也是湖南省博物馆作为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献礼。

湖南省博物馆同时开放“琴、瓷、画”三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5-16 17: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8日起,湖南省博物馆依托现有馆藏,将向公众新开设古琴、陶瓷、书画三大专题展厅。这也是湖南省博物馆作为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献礼。

三大专题展览分别为“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瓷之画——从长沙窑到醴陵窑”、“画吾自画——馆藏齐白石绘画作品展”。

高山流水,琴展觅知音

湘楚大地作为古琴的故乡,琴风琴事源远流长。“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将为参观者开启一扇了解潇湘古琴文化的窗口,感受潇湘琴韵的独特魅力。

湖南省博物馆现藏古琴53张,本次“古琴文化展”精选28张古琴陈列,以湖南地方古琴相关人事为主线,发掘湖湘文化中的古琴情结。展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远籁——古琴的传说与起源”,通过图片和场景,展示湖南历史古琴故事。第二部分以“心声——湖湘士人与古琴”为主题,展示22件馆藏古琴实物,包括有两大“鸿宝”之称的唐代名琴独幽琴、飞泉琴,湖南革命先贤谭嗣同遗物崩霆琴等。第三部分“礼乐——礼乐中的古琴”,介绍湖南地区礼乐局和礼乐制度的发展。

泼墨山水,瓷展美如画

从神秘褐画到釉下五彩,随着技艺开发、色彩应用,瓷器绘画工艺发展登上一座座高峰。“瓷之画——从长沙窑到醴陵窑”,前所未有地呈现中国绘画瓷器的发展全貌,让熠熠生辉的彩绘瓷器,为观众讲述绘画在瓷器载体上走过的历程。

展览以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陶瓷为主体,同时联合江西省博物馆、河北磁州窑博物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交流鉴定中心4家文博单位,共遴选来自唐代到清末民初的各类绘画瓷器160余件,从中可以管窥不同朝代的陶瓷工艺、绘画技法以及装饰题材、纹饰的阶段特征。展览分七大部分,包括唐代长沙窑、宋金时期南北方民窑的釉下彩绘瓷等诸多展示。

鸟虫鱼虾,画展观大师

在绘画上,此次展览以齐白石画作为主体。在馆藏齐白石艺术作品中,精选百幅作品,展品包括花鸟、山水、人物诸画种,涵盖齐白石创作的早、中、晚各个时期,力图构建齐白石绘画相对完整的风格序列。展览分四个时期,通过其初学绘画、长达十年的“衰年变法”到步入鼎盛和渐入晚年,在不同时期展示不同画作,展示大师如何炼成。

湖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18万余件,时间跨度从远古时代至近现代,藏品类别多样,除了蜚声中外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还有各类陶瓷、历代名琴、书画名作等。古琴之韵、瓷绘之美、书画之魅,琴瓷画三展齐开,是对湖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对观众而言,也将是一次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品”展览。(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