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骚扰电话要动真格

”  运营商纷纷表态整治骚扰电话,意味不同寻常。尽管在源头审查方面大有可为,但在现阶段下,运营商不见得有实践上的动力。也要看到,骚扰电话往往具有产业链长、利益者众多的特点,不仅仅是通信行业的问题,也不是运营商能独立解决的。

整治骚扰电话要动真格

来源: 南方日报
2019-05-14 09: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您的房子要卖吗?”“年利率4.5%的贷款考虑一下吗?”“20天英语培训您了解一下?”……相信很多人都接到过这样的推销电话,甚至有时一天能接十几个,令人不胜其烦。最近,许多手机用户收到了三大运营商发来的短信,称“为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对涉嫌营销扰民的电话号码进行依法处置”。人们纷纷晒出短信截图问:“骚扰电话这次终于能被彻底根治了吗?”

运营商纷纷表态整治骚扰电话,意味不同寻常。过去一段时间,尽管三大运营商屡屡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用户拨打商业营销电话”,但在责任归属和治理行动上,却有“踢皮球”嫌疑。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当用户向运营商投诉某些电销扰民时,运营商推出的却是“高频骚扰电话防护”业务,即由用户主动联系运营商,设置个性化的拦截规则。很明显,那些没有设置拦截规则的人,依然识别不了营销号码,依然免除不了被骚扰。更进一步,个别运营商还强调社会共治,公众应该自发性地进行号码标记。如此种种,运营商自身的责任就不甚清楚了,它在治理行动中该担任什么角色,也就被模糊掉了。

运营商对骚扰电话该负什么责任?坦白说,对“呼死你”等基于虚拟IP的网络电话形式,运营商的反制技术有限,把责任全部推给运营商不尽合理。但对自行分配的号码资源,运营商有绝对的控制权限,理应负起主体责任。不久前,媒体曝光市面上有不少“95”号段的代办公司,对外界直言“给钱就能办”,就暴露了运营商在号码资源分配上的乱象重重。对此,《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规定了“谁接入谁负责”原则,即严格语音线路和“95”“96”“400”等号码资源的用户资质审查,规范资源使用,全面掌握使用主体、接入位置、资源用途、允许传送的主叫号码等信息。

尽管在源头审查方面大有可为,但在现阶段下,运营商不见得有实践上的动力。这是因为电话营销是被允许的,是否构成骚扰却是主观感受,一个企业大可打着外呼服务的幌子申请号段,但却自主决定营销的方式方法。因此,运营商无法明确审查的标准。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建立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什么是骚扰电话作出明确规定,为资源审查提供判断标准;其次,运营商对骚扰电话应该建立起相应的举报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对相关企业限制乃至取消它的号码资源;最后,还应建立一个全国防骚扰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运营商定期获取并更新用户的意愿列表,对营销电话进行源头拦截。

当然也要看到,骚扰电话往往具有产业链长、利益者众多的特点,不仅仅是通信行业的问题,也不是运营商能独立解决的。比如许多房产租售、小贷金融、教育培训机构成为骚扰电话源头,不仅是他们有获得号码资源的意愿,更因为他们非法获取了大量个人信息。这就需要深入行业整治,深挖违法问题,持续刮骨疗毒。又比如,现在互联网上藏匿着大量的骚扰电话软件,实际指向的是互联网企业的相关责任。总之,对于骚扰电话的确需要协同联动、全民共治,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框架,建立对骚扰电话的举报、处置和追责机制,才能进一步推动行业自律。(扶 青)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