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②:文明何以多彩?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5月15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指出:“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

一起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②:文明何以多彩?

来源:求是网 2019-05-13 12: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5月15日在北京开幕。大会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立足亚洲、面向世界,覆盖了亚洲各个国家,又向世界各文明开放,充分展示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体现了兼收并蓄、共同进步的文明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指出:“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这就从阳光有七种颜色这一人们熟知的自然现象说起,纵论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深刻道理: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

世界因为多彩而美丽。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各有千秋、各具姿容。正因为如此,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才会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今天,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图谱。

这多彩的文明图谱是怎样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这就道出了文明何以多彩的真谛。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沃土和绿洲,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地区就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相得益彰,使人类世界呈现出万千姿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然而,有的人总是看不惯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千方百计想去改造、同化其他的文明,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这是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交往共处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正像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一样,也不能强迫有着不同文化、历史、国情的国家都倒向同一种文明,走同一条道路,采用同一种制度模式。任何想靠强迫手段来破坏文明多样性、建立单一文明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成功,相反只会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思力)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