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园”生态扶贫栽下农民“摇钱树”

去年,“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暨网络植树”生态扶贫公益项目荣获了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据了解,今年,中国绿化基金会深入中国枸杞之乡中宁,联动地方政府、林草主管部门、专业合作社等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幸福家园”生态扶贫栽下农民“摇钱树”

来源:慈善公益报 2019-05-08 08: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去年,“中国绿化基金会幸福家园暨网络植树”生态扶贫公益项目荣获了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荣誉鞭策作为, 2019年,“幸福家园”又有了新动作。4月27日,“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项目地春种及探访活动在宁夏中宁拉开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体验官、媒体代表,枸杞种植农户、政府部门代表等一起见证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公益探索所取得的成效。

“一定要让捐赠者的爱心在中宁开花结果”,中宁县副县长范永伟有感而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自新称,“幸福家园”项目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数十位公益体验官在走访贫困农户,以及对枸杞生态扶贫项目进行深入调研之后,十分认同王自新的话并赞誉该项目为“中国公益好项目”。一个诞生于互联网、持续12年的生态扶贫项目,缘何形成公众口碑?记者了解到,除了切中社会的真实需求之外,重视透明度、加强公众参与互动、引导多方联动也同等重要。

目前,“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项目累计获得了近7000万元社会捐赠,影响和带动全球超过3800万人次捐资支持。庞大的数据,与基金会的项目透明度息息相关。项目负责人黄红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项目从2007年成立开始,便发起了互联网募款,“基金会专门成立了一个以筹款为目的的网站,我们募到的第一笔10万元钱就是通过自己的网站”,那么,基金会究竟击中了网友哪一根神经,让大家愿意打开网站捐款呢?黄红透露,透明度!“我们每年都告诉大家捐了多少钱,种了多少树,我觉得热心网友很关注资金的透明度,我们能让公众看到他捐赠的善款用到了实处。”对公益组织而言,透明度是机构的生命,只有公众踏实了,信任机制才能建立起来,才能实现公益项目可持续发展。

同时记者了解到,自“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项目发起伊始,十多年来每年都联动网友、捐赠人、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一起以“公益体验官”的身份抵达项目地,通过公众切身探访、调研来认识项目、优化项目。据黄红介绍,线下活动对基金会来说是很吃力的,要耗费人力物力,“我们十年来一直坚持做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线下活动是我们和公众沟通的桥梁,我们带着公众(如捐赠人)去当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就会更强烈。公益体验官来自全国各地,也扎根全国各地,以后有任何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也会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我们把项目做好。”当下,毫无疑问,对于网友而言,已经远远不满足于线上捐赠,更希望能够通过线下活动看到自己线上参与公益之后的成果,比如通过蚂蚁森林捐种了梭梭树,于是不远千里去看梭梭等等,类似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在互联网的场景下,在“人人参与公益、人人因公益而受益”的大背景下,注重于公众参与、体验及互动,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公益方式。

此外,在做好项目的前提下重视因地制宜多方联动。据了解,今年,中国绿化基金会深入中国枸杞之乡中宁,联动地方政府、林草主管部门、专业合作社等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由中国绿化基金会投入近500万元善款,撬动地方政府配套2000多万,一起推动生态扶贫。该项目之所以能实现因地制宜、多方联动,黄红称,“原来我们也做项目,如果基金会投入500万,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资金,没有任何第三方资金进入。现在的状况是,地方政府与林草主管部门看到我们前期一心一意做项目,能持续稳定地推动生态扶贫,认为未来可期,于是调动资源,积极参与。”毫无疑问,对于以公众利益为核心目的的公益机构而言,在做好项目的同时,多方联动才能发挥更为广泛的社会效应,带动更多的人和资源参与公益,实现公益价值。(记者 权 敬)

(权 敬)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