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公益成“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普惠“放大器”

在首届峰会落幕至今的一年间,一批数字建设项目成果落地开花,惠及社会。数字公益造福更多人群,正是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普惠化的生动写照之一。

数字公益成“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普惠“放大器”

来源:央广网 2019-05-05 14: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5月6日在福建福州正式拉开帷幕。在首届峰会落幕至今的一年间,一批数字建设项目成果落地开花,惠及社会。数字公益造福更多人群,正是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普惠化的生动写照之一。

今年4月22日,在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上,蚂蚁森林的志愿者们在甘肃敦煌种下新一批梭梭树,树苗是用无数用户在支付宝上积攒的“绿色能量球”换来的。“每天早上都定闹钟‘收能量’,平时也尽量选择步行或不使用塑料餐具,来尽可能积攒能量球来‘种树’。”杭州市民李洋洋说。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植树成果”,从2017年至今,自己“种”的9棵树已在阿拉善、鄂尔多斯、武威等地的西部荒漠中生根发芽。

数据显示,2016年8月至今,支付宝蚂蚁森林中的5亿用户已在荒漠化地区种下1亿棵真树。这一新型公益实践,就是利用数字科技手段,促使城市里的蚂蚁森林用户“节能减排”,并将减少的碳排放变成千里之外荒漠中抵御沙尘的真树苗。

“用好数字科技,做有温度的公益”,已成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在数字公益追求的目标。2018年10月15日夜,一个男孩因意外事故病情危重,需由内蒙古人民医院转院到北京天坛医院紧急救治,经与孩子父母确认信息属实后,高德地图紧急成立了“救助护航小组”,及时为救护车增加了“一路护航”功能模块。行车过程中,高德地图实时定位并跟踪救护车辆,同时向沿途车辆提前进行让行播报,有近3000辆车为救护车让行。

次日上午10时36分,救护车抵达北京天坛医院——原本预计7个多小时的车程只用了5小时20分。据高德地图工作人员介绍, “一路护航”业已建立急救、消防、交警、社会车辆之间的协同保障机制,结合实时道路状况,让应急车辆开得更快更顺畅。

数字科技还在社会大众做公益的过程中提供更加透明的知情保障。2018年,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冷静器”功能。用户在捐赠前,系统会弹出一个“透明度提示”的消息框,内容包括:公益项目实际的成立日期、这个项目过去做得怎么样、我们的捐款都用在了哪些地方上、这个项目进行到了哪里……在看似麻烦的设置背后,是数字公益平台搭建者希望人们在做指尖公益时能够“不只是冲动”,而更多地去思考“我们能做什么”和“我们为什么要做”。

截至目前,数字公益已在全国范围内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医疗卫生保障、精准脱贫攻坚等多个领域,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中国”建设所带来的普惠效应。

【责任编辑:徐子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