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3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共同亮相世园会

在此次北京世园会上展示的新优花卉品种超过1200个,有3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共同亮相,这在世园会历史上尚属首次。记者 白玥:我身后的这颗是颐和园的盆栽古桂,有着近200年的树龄,经过5代园艺技师的精心养护,仍然是生机盎然,是颐和园的活文物。

史上首次!3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共同亮相世园会

来源:央视网 2019-05-02 09: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在此次北京世园会上展示的新优花卉品种超过1200个,有3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共同亮相,这在世园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很多珍贵的植物,还需要通过特别的手段来呈现给大家。

记者 白玥:我身后的这颗是颐和园的盆栽古桂,有着近200年的树龄,经过5代园艺技师的精心养护,仍然是生机盎然,是颐和园的活文物。

由于颐和园地处北方,气候条件并不适合桂花的自然分布,所以园艺匠人们将桂花从南方引种,并栽植于盆器中,冬季入温室越冬。经过几代花卉园艺师的摸索,填补了北方地区桂花养殖领域的空白。同样得以传承的还有陕西馆的老子手植银杏,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技术专家通过微型扦插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完整的植株。

陕西省苗大繁育中心服务人员 文平:因为银杏是木本的,扦插很不容易,所以主要通过扦插它获得和母本一样的优良基因和保持了它的基因库。

记者 白玥:我左手边的植物叫,是雪域高原上的珍贵之物。在喜马拉雅地区众多的珍贵作物中,是明星物种,有着“高原美人”的称号。以前这个植物只能在高原生长,现在经过不断探索和人工培育,这个稀世之花首次在平原地区得以绽放。

据了解,有着“高原美人”之称的绿绒蒿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让绿绒蒿顺利生长,北京植物园将所有花苗都放在组培室里封闭培育,夏天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25度以内,夜晚降至16度。科技的手段,拓展了植物生长的边界,也让世园会的观众能够一睹珍稀植物的风采。

【责任编辑:朱月红】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