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中国 青年学子奋进新时代——北京语言大学第39届运动会隆重开幕

4月19日,北京语言大学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如约而至,春日的暖阳点燃了北语中外师生的热血与斗志,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拉开了北京语言大学第39届运动会的序幕。中外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激发了运动潜能,赛出了北语人的青春激情,进一步弘扬了五四精神以及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献礼中国 青年学子奋进新时代——北京语言大学第39届运动会隆重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4-23 16: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4月23日电(记者 朱月红 潘一侨)   4月19日,北京语言大学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如约而至,春日的暖阳点燃了北语中外师生的热血与斗志,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拉开了北京语言大学第39届运动会的序幕。中外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激发了运动潜能,赛出了北语人的青春激情,进一步弘扬了五四精神以及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学校党委书记倪海东宣布北京语言大学第39届运动会开幕。党委副书记马贵生、副校长张宝钧、副校长黄益方以及学校老领导等出席了开幕式。

副校长黄益方在致辞中表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他强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青年人顺利完成学业的首要条件,我校坚持开展田径运动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励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推动和促进校园体育运动的发展。过去一年,学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运动,并参与各类体育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充分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欢乐与喜悦,并预祝本届运动会圆满成功。

汉语国际教育学部进修学院的埃及留学生文超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他说,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是全校师生齐聚一堂的盛会,同时也是团结、奋进、友谊紧紧凝聚的美好时刻,见证了激情、朝气与梦想。比赛总有输赢,但情谊却永远无价,虽然运动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会永远记得这一天的汗水与拼搏,记住北京语言大学。

早上8点,国旗、会徽、校旗方队排着整齐的队形走向主席台,准时拉开了开幕式的帷幕。这支年轻的队伍着装整齐,每一次摆臂、踢腿、转体都铿锵有力、斗志昂扬,青春的脸庞上神情坚定,凸显着新时代年轻人的活力与担当。身穿各国特色服饰,挥舞着各国国旗的留学生方队紧随其后,多元文化在那一刻的融合,使得绿茵场更加的熠熠生辉,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激情与无限活力。

随后16支教工代表队和11支学生代表队依次走向主席台,他们整齐有力的动作、特色响亮的口号以及创意十足的表演都赢得了在场领导与观众的阵阵欢呼。翩翩起舞的汉服,整齐押韵的标语,传统美感的书法以及动感新颖的舞步让现场掌声雷动,一度将气氛推向高潮。

竞技比赛:竞争激烈,彰显运动精神

径赛场上,50米、100米、200米以及4x100接力等项目伴随着发令枪响,紧张有序地进行,运动员们摩拳擦掌,奋勇拼搏,不畏困难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一声声“加油”响彻操场。无论是田径比赛还是跳高、跳远,每一位运动员都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在认真完成比赛的同时,还不忘扶起身旁摔倒的“对手”,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风格带到赛场的每一处。

跳远比赛中一次又一次不放弃的尝试,摆臂、蹬腿、起跳,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每一次都竭尽全力的跳跃,不断对自己的记录发起挑战。跳高比赛的现场,每一次高度的增长,都需要运动员们战胜心中的恐惧,顽强拼搏,将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带到比赛中。

趣味项目:团结协作、愉悦身心

本届运动会除了田径项目以外,还有趣味保龄球、三人踢毽子、拾贝、同舟共济、能量传递等趣味项目。这些项目旨在让更多师生们走到室外,体会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大家更好的协作能力,增进交流。

“同舟共济”作为上午比赛开始的第一个趣味项目,引得了不少人的关注,运动员们团结协作,互相扶持,在一遍遍的训练中寻找默契,奋勇向前。“能量传递”项目考验的是运动员的配合,小小的乒乓球被依次传送,配合稍有不慎就会掉落,需要大家谨慎、小心,反应灵敏,努力控制小球的速度与平衡,成功将球送至终点。

本届运动会得到了北语师生积极的参与与响应,比赛中展现了大家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精神。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我校推进一流语言大学建设,冲击“双一流”的目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之年,北语人将把更加饱满的热情、踏实的作风、团结奋进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把“建设一流语言大学”的事业推向前进。

(编辑:王辉)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