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提供“点单式”慈善助耕服务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刘大妈站在地头招呼大家快来歇歇,“多亏了你们来帮我,赶着把地种上了,这下我心里踏实了。”  4月中旬,延庆区慈善协会启动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春耕行动”。

北京延庆提供“点单式”慈善助耕服务

来源:新华网 2019-04-23 11: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在北京市延庆区井庄镇井家庄村西的田地里,十多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帮助73岁的空巢老人刘玉珠种土豆。两三人一组,翻地、打梗,一人挖坑施肥,一人播种,忙而不乱。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清香,一派忙碌的春耕备耕景象。说笑间,一片地块的土豆就种完了。刘大妈站在地头招呼大家快来歇歇,“多亏了你们来帮我,赶着把地种上了,这下我心里踏实了。”

4月中旬,延庆区慈善协会启动慈善“1+1”关爱空巢助老“春耕行动”。在农村,15个乡镇157个村的1007位志愿者,来到田间地头,忙着帮的1221位高龄、空巢、孤寡、体弱老人备春耕。“新发的农具系着红布条,喜庆热闹。真有要在春天里大干一场的意思。”井庄镇燕羽情助老志愿服务队的队长田新华说。在我们川区清明前后就开地,到了山区要到4月底才点种,这场“春耕行动”将持续一个半月。

农村老人大半辈子都在地里忙活。刘大妈讲,曾靠着这片地的收成,养活一家人,供出大学生,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本。如今年龄大了,干不动力气活,地荒了,心里就发慌。自从去年村里有了志愿者,老人再没为地里的庄稼犯过愁。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也都是本乡本土的农村人,都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种地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不仅是现在地里的活,根据节气特点,我们开展了‘四季助老’活动。春天犁地播种,夏天抗旱防涝,秋天帮着收庄稼,暖冬过大年,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延庆区慈善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让农村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下,不改变生活习惯的同时,得到人性化的全面照顾,缓解了他们故土难离的乡愁和孤单寂寞清苦的窘境,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老人点单、志愿者接单。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像刘大妈这样,全区千余名困难老人都能够享受到慈善“1+1”志愿者提供的“点单式”耕种服务。81岁的罗树根是永宁镇小庄科村村民,罗大爷眼下最需要的就是把院子里的地翻好,谷雨过后种上菜苗。可老伴刚刚做了手术,孩子在城里上班,罗大爷年龄又大,眼瞅翻地种菜的节气就要过去,种菜成了难题。永宁卫服务队志愿者们得知此情况后,便扛着铁锹来到老人家里,帮老人挖好地,还约定好种菜苗的时间。罗大爷的最闹心事就这样被志愿者们解决了。延庆区慈善协会相关负责人说:“调动村民自治力量,通过邻里互助,营造孝老敬老的乡风。在点滴的小事中培养新时代风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志愿者们帮老人在院子里种上了菜,在田里种上了庄稼,也帮老人播种下了一年的希望。(记者 郭诗锦 通讯员 张 琦)

(郭诗锦)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