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经历风雨和坎坷,而雨后的天却显得格外的美,尤其是那道横跨天际的彩虹以及隐藏在彩虹背后的故事,让人留恋,让人回味, 让人向往……充满着爱的芬芳,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
三年前,小倩只身来到浙江宁波这座陌生的城市求学。和其他远游的学子不同,美好的大学生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场考验。
小倩在高中时得了胰腺炎、胆囊炎,手术切除了胆囊,花费了10来万元。她的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父亲又动过一场大手术。平日里,父母只能在家门口支个早餐摊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历经千辛万苦,小倩终于考入了大学,来到了宁波。她变得沉默寡言,稚气未脱的脸上早已写满了坚毅。
“我也想和别人一起出去玩,追喜欢的剧、吃爱吃的零食,可我必须得赚学费、生活费,时间很紧张的。”小倩笑着说,“幸运的是,我成了‘彩虹助学’的学生,认识了爷爷奶奶,在宁波有了第二个家。”
她嘴中的爷爷奶奶是结对帮扶她的一对老夫妻,退休好多年了。经“彩虹助学”项目认识小倩后,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她很懂事,就像我们的孙女一样,我们希望她能有一个好的将来。”老夫妻的话很朴实。老两口经常邀请小倩去他们家里,每次都会做上一桌好吃的,帮她改善伙食。
小倩一个人在外,却真真实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也时常牵挂着他们,每个节假日都会打电话、发微信,有空就上门帮爷爷奶奶收拾家务,陪老两口唠嗑。去年过年前,小倩给爷爷奶奶带去了家乡的特产,把老两口高兴坏了,还给小倩包了压岁钱。
一年多相处,让他们真正成了一家人。小倩的脸上又挂上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的好都存在我心里,无论将来如何,我都会好好报答他们。”小倩说。
与小倩相仿,小海来自中部地区,刚踏上宁波这片土地时,他心底里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可是贫困的家庭、年迈的父母,让他面对学费、生活费时,常常感到无助、自卑和胆怯,他的求学之路也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在学校老师和慈善义工的帮助下,小海在“彩虹助学”项目中,得到了姚叔叔的资助。两人互加了微信,每当小海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困惑的地方,总会去找姚叔叔聊一聊,而姚叔叔无论自己有多忙,都会及时回复他,给他讲述自己的经历,有时候是电话,有时候是短信,有时候是信件,只是没有见过面。
“觉得生命被点亮了,瞬间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也像个家了。”小海告诉我们,姚叔叔像座希望的灯塔,让他变得坦然从容。
因为心存感恩之情,小海在学习上很用功,连续获得学校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他还经常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小倩和小海只是“彩虹助学”项目中众多故事的缩影,爱心人士与贫困学子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通过“彩虹助学”项目,彼此信任、彼此关怀而构建了一个让心安放的家。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了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发社会助学热情,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得到社会的关爱。宁波市慈善总会和宁波晚报社于2005年共同发起“彩虹助学”项目,旨在帮助在甬就读的贫困大学生,通过爱心市民认助结对的方式为每位受助学生提供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直至大学毕业。
“彩虹助学”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甬城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截至2018年底,“彩虹助学”共举办了16次,累计发放救助金额894.1万,受助学生2448名。现在,这些受助学子有的已经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已经结婚生子,其中的很多人接过了爱心接力棒,帮助当年像自己一样贫困的学弟学妹。
雨后的彩虹,无比绚烂,今年5月,第17次“彩虹助学”即将举行,宁波市慈善总会呼吁更多市民关注、参与“彩虹助学”项目,献上一份爱心,为这些贫困学子撑开一把遮避风雨的爱心之伞,在他们心中画出一道彩虹。(记者 王学军)
(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