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与青年创意的相聚

近年来,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国际上渐成影响力。长沙,这个被视为“中国娱乐之都”的中部城市,正在打造自身的文化符号,将既有文化方面优势产业推向世界,并在世界城市坐标系中,占据一个耀眼的位置。

文化传播与青年创意的相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4-18 09: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5日,《中国日报》整版专题报道“长沙媒体艺术节”

近年来,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国际上渐成影响力。长沙,这个被视为“中国娱乐之都”的中部城市,正在打造自身的文化符号,将既有文化方面优势产业推向世界,并在世界城市坐标系中,占据一个耀眼的位置。

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就是长沙敞开国际视野,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具体行动。此番探索,不仅展示了长沙的城市形象,更为全球青年了解中国提供途径,形成我国城市面向全球推介新的营销模式。

85国青年代表“论剑”长沙

3月31日至4月3日,2019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全球 13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的27位高级别代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85个国家的124名青年代表相聚。

3年来,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活动形式不断拓展,活动内容逐年丰富。今年的论坛上,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青年代表和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城市代表,围绕“创意推动发展”“如何推动青年参与遗产保护”等议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案。

长沙之行给各国青年代表带来了丰富感受及奇妙体验。来自德国的青年代表杨木(中文名)表示,长沙是座有创新、有活力、有幸福感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迅速发展和长沙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印象深刻。

论坛组织方表示,论坛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长沙山水洲城独特魅力与文化创意产业最新发展成果,还搭建了文化交流、互学互鉴的桥梁和纽带,尤其加强了长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联系。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一带一路”最核心的一个词就是连通,不仅需要物理的连通,更需要文化和理念的连通。年轻人在此过程中作用最大,因为他们最具有开放意识和包容精神。许多与会青年代表们说,自己愿意当好文化的“传播者”、当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历史积淀与现代文化崛起

长沙作为主办城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龙山文化时期就开始发展,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当地出土的龙山时期陶器和铜器,也证实了这一点。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一座公元前二世纪古墓,其中发掘的漆器和丝绸也印证着,当时长沙传统手工业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种类。得益于蓬勃发展的烟花和瓷器贸易,距今约1400年前,长沙就已经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中心。

近年来,长沙凭借其百花齐放的创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创意产业包括电视剧、电影、舞台表演、出版、动画、卡通和娱乐等。据当地政府统计,去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7%,创造了60多万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长沙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越来越活跃,先后举办1000多场国际交流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外国艺术家前来。长沙政府还制订了一项三年计划,要将长沙打造成享誉世界的艺术媒体之都,并且计划确定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创意烟花、数字视频、动漫游戏、创意设计。

青年群体流入 长沙越来越“年轻”

“在社会老龄化背景下,长沙却日益成为一座富有年轻活力的城市。”长沙市委宣传部部长高山在2019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高级别论坛专场上传递出的信息。他说,如今长沙的新增人口中约80%为年轻人。

高山认为,如此可喜的人口增长趋势,与长沙当地的经济和环境的持续改善密不可分。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长沙工作定居。调查数据显示,长沙有大约28万新增人口,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在800万长沙常住人口中,270万为年轻人。

高山还说到,年轻人代表着长沙的未来。长沙需要依靠新一代的年轻人来推动这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城市。长沙市会继续稳固经济发展,改善环境,为年轻人来长创业就业创造优越条件,提供更好机会。

长沙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的湘江新区、以及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这些项目都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刺激其创新发展。

长沙的优势产业,如新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产品、娱乐媒体、创意文化、自动化和医疗健康等领域,都给来长的年轻人提供了诸多发展机会。

一大批金融资本也涌入长沙。数据显示,平均每周都有一个十亿级的项目在长沙注册。姚劲波,中国最大的线上市场之一“58同城”的CEO,此前极力赞扬长沙的创业环境。他说:“在这里,企业容易找到人才,也留得住人才”。

除了丰富的就业创业机会,这里优惠的住房政策,日益改善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促使大批年轻人在此定居的主要因素。摄影爱好者邹云说:“长沙如此宜居,大家都能获得幸福感“。湘江两岸绿树成荫,文化配套设施齐全,这都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幸福感。

易妍是一名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毕业,她说之所以定居在此是因为这里较低的房价,“比很多一二线城市都要低”。她还说得益于政府的调控,长沙的房价多年来一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大学毕业仅四年,她就在长沙安家落户了。

有了优越的工作和居住的环境,长沙市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来吸引和留住这些青年人才。任小梅就是其中一员。牛津大学博士毕业的她是生物领域的专家,她说自己入选湖南省2017年度“百人专家”,并且因此获100万元(约合148829美元)的专项安家补助。

非洲“网红”姑娘情缘长沙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上,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女孩汉娜·格塔丘备受关注。这位女孩在去年参加完论坛后,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并收到回信,因此成为“网红”。在信中,她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中非青年交流等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习主席在回信中勉励青年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努力。

这是汉娜第三次来到长沙,她在这里有了许多朋友,对这座城市有着强烈的感情。汉娜表示自己对长沙越来越依恋。“长沙人热情好客,长沙这座城市现在也很现代化。”汉娜说,“记得我第一次来长沙,坐在船上看烟花,感觉特别酷。”

4月1日论坛期间她告诉记者,“昨天,我在活动的开幕式上欣赏了一场3D烟花秀,并且参观了很多景点。”她用“创意、创新、多姿多彩”来形容长沙。她说她看到很多青年人在这里学习、工作、创业,并深深爱上这座城市。

“除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创业机遇,长沙还有很多地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汉娜说。“你可以在博物馆看到精美的展品,也可以在露天戏台观看湖南花鼓戏,当然,还有长沙的美食,虽然不同于非洲的食物,但是非常美味。”汉娜希望在长沙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加强交流。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