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大佛千年来首次“闭关保养”

在四川省龙泉山脉深处一座海拔760米高的崖壁上,全国唯一“胸佛”仁寿大佛正经历“闭关保养”。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杨宇介绍,在仁寿大佛周围共有101龛1519尊造像,形成牛角寨石窟。

四川仁寿大佛千年来首次“闭关保养”

来源:新华社    2019-03-15 08:50
来源: 新华社
2019-03-15 08: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四川仁寿大佛千年来首次“闭关保养”

在四川省龙泉山脉深处一座海拔760米高的崖壁上,全国唯一“胸佛”仁寿大佛正经历“闭关保养”。文物专家将对大佛开展石窟本体保护、生物病害防治与渗水治理、病害监测、窟檐建设、环境治理等。这在这尊唐代大佛1300多年的历史中尚属首次。

仁寿大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家镇鹰头村牛角寨山上,建成于唐代神龙三年(公元707年),是全国石刻大佛中唯一的一尊“胸佛”,即只有胸部以上造像,被誉为“中华第一胸佛”。这尊在崖壁上凿刻的弥勒佛胸像,高15.85米,宽11米,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佛像外貌清晰,面型丰满,嘴微闭,目微启,平视东方,神态安详。2006年,仁寿大佛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杨宇介绍,在仁寿大佛周围共有101龛1519尊造像,形成牛角寨石窟。为保护千年文化遗产,牛角寨石窟被纳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四川省文物局开展的川渝石窟保护试点工程,同时,被列为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项目。

目前,牛角寨石窟危岩抢险加固一期保护工程和牛角寨石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根据仁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和仁寿县文物部门的安排,从3月起至7月底,将对仁寿大佛周围进行全封闭施工,大佛进入“闭关保养”模式。有关部门提醒游客施工期间暂不要前往游览。(记者陈健)

(陈健)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