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元积蓄被儿子偷光,父母一怒报警

据了解,李某今年22岁,因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大量资金购买游戏装备,手头拮据的他竟把歪脑筋动到了自己父母身上。比如,多次盗窃亲属财物屡教不改的,或盗窃亲属财物数额巨大的,或被盗的亲属强烈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等等。

16万元积蓄被儿子偷光,父母一怒报警

来源:现代快报 2019-03-15 07: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徐磊 记者 高达)偷家里的钱犯法吗?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家务事,无关犯罪。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日前,苏州张家港一名小伙就因为偷了父母的钱,被送进了班房。

3月8日,苏州张家港市公安局大新派出所通过研判,发现一名盱眙县公安局上传的网络追逃嫌疑人,随即展开部署。最后,这名嫌疑人李某在苏州姑苏区被逮捕归案。

据了解,李某今年22岁,因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大量资金购买游戏装备,手头拮据的他竟把歪脑筋动到了自己父母身上。他偷偷把父母的银行卡绑定到自己手机,然后通过充值、转账的方式将父母的全部积蓄16万元全部挥霍一空,最后离家出走。为了找寻消失的儿子和蒸发的16万,李某父母不得已报警求助。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李某已经被刑事拘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项规定:“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在司法实践中,并不排除对发生在亲属之间的某些严重的盗窃行为进行刑事追究的可能性。比如,多次盗窃亲属财物屡教不改的,或盗窃亲属财物数额巨大的,或被盗的亲属强烈要求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等等。

(张家港警方供图)

(高达)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