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疆蒸汽机车现存地:“末班车守护者”的坚守

题:探访新疆蒸汽机车现存地:“末班车守护者”的坚守 ”  进入李鹤所在的蒸汽机车驾驶室,卧式锅炉占据了驾驶室一半空间,这里是整列机车的心脏。

探访新疆蒸汽机车现存地:“末班车守护者”的坚守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3-12 18: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新疆哈密3月12日电 题:探访新疆蒸汽机车现存地:“末班车守护者”的坚守

作者 耿丹丹

“我专门请了年假,就为拍蒸汽火车。”几天前,来自北京的火车迷李磊和他的两名同伴来到新疆哈密三道岭煤矿,用相机记录下或将退役的原始机车。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入工业建设初期,拥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西北地区也加入工业行列。三道岭曾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露天煤矿,1970年建成投产,大批来自东部老工业区的支援队伍来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原住民”。

李鹤是当年矿区蒸汽机车班的第一批学员,1986年顺利考取司机证,担任蒸汽机车司机。他说,最辉煌的时候有30多台蒸汽机车在矿区运行,如今,仅有4辆承担着煤炭开采和运输的双重任务。“我所在的蒸汽机车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制造’,叫‘建设号’。”

进入李鹤所在的蒸汽机车驾驶室,卧式锅炉占据了驾驶室一半空间,这里是整列机车的心脏。

李鹤说,蒸汽机车是用煤烧沸锅炉里的水,使水变成蒸汽,推动机车运转。但因设备老旧,蒸汽机车功率小、牵引能力弱,整个区段仅9公里需要开一个半小时,一晚上却要烧煤数吨。

李鹤告诉记者,由于锅炉在驾驶室,一天下来,到处都是黑的。到了夏天,驾驶室除了脏,还又热又闷。“当然,热也有好处,我们车上有热饭箱,吃饭就靠车上的热量。”

蒸汽机车上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司炉,需要在机车运行中进行投煤作业。这可是体力活。每隔一段时间,司炉师傅买卖提·司马义就会踩下送煤孔踏板,铲入一锹煤。

当年,买卖提·司马义和李鹤等人一起参加工作。35年间,买卖提·司马义保持着无旷工、无迟到的记录,还曾经连续上过98个班次。

在矿区车站值班室里,操纵台和电话都成了老古董,而以前这些都是最先进的。值班员王登海回忆,曾经这里热闹异常,一群年轻的奉献者见证了三道岭的辉煌。这批人如今年过半百,一批批地退休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来到此地,用影像记录三道岭煤矿的最后一段时光,这让矿区蒸汽机车“末班车守护者”们感觉到被认可。(完)

(耿丹丹)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