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河:“造血”“授渔”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

在河北省清河县东高庄村一家电商企业内,记者见到了19岁的王军月。县里还设立了爱心超市,对积极参与就业的贫困户给予积分奖励,通过积分兑换商品的方式调动贫困户干事热情。

河北清河:“造血”“授渔”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

来源:新华网 2019-03-07 09: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河北清河:“造血”“授渔”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

新华社石家庄3月7日电(记者徐步云、杨知润)在河北省清河县东高庄村一家电商企业内,记者见到了19岁的王军月。“从这里骑电动车10分钟就能到家,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为了方便照顾父母,她在县职教中心参加完电商培训后,就应聘到这里做客服。

王军月是清河县许二庄村人,是家中的独女。五年前,她的母亲因意外车祸双腿失去知觉,住院半年,家里花光了全部积蓄也没能痊愈。父亲一边照顾瘫痪的母亲,一边抚养当时还未成年的王军月。仅靠着几亩薄田过活的一家人,日子异常艰难。

“母亲有时要去医院做康复,父亲一个人在家里太辛苦了。”直到去年,已经成年的王军月想自己挣钱补贴家用,便萌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但父亲年龄越来越大,母亲又常年卧床,不得不作罢。

发愁之际,县职教中心的扶贫技能培训让她看到了希望。在帮扶责任人王润舵的建议下,王军月报名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电商培训班。王军月说,以后打算开家网店,自己在家里创业。

为贫困户“输血”,不如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他们自己“造血”。清河县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全面摸排,筛选出年龄在20至60岁之间、有劳动能力且有培训意愿的贫困户104人。其中,已经有89人通过县里开设的电子商务、电脑横机、电气焊、电工和种养技术等技能培训班实现就业,就业率达86%。

“我们的培训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还给予贫困户学员每人每天60元的生活和交通补贴,为距离远、不便回家的学员免费提供住宿。”清河县职教中心校长冯铁锐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更多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清河县依托羊绒、汽配等特色产业,联合部分规模企业在重点村附近建成27个扶贫车间和扶贫小院,让263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县里还设立了爱心超市,对积极参与就业的贫困户给予积分奖励,通过积分兑换商品的方式调动贫困户干事热情。

(徐步云、杨知润)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