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配备“最强大脑”,可实现无人驾驶
本周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和表示,我国新一代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磁悬浮列车将于2020年3月下线,设计时速可达200公里每小时。
目前该车正在试制和组装阶段。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和透露,该车将成为世界首款时速达200公里的商业运行磁悬浮列车。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属于中国铁路车辆总公司,是世界产量最大的铁路车辆制造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主营电力机车、轨道交通车辆、城际电力多台机组、磁悬浮列车和超级电容器有轨电车等产品的制造。
周清和介绍,为了使列车速度更快、获得更大的爬坡动力,产品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这次的磁悬浮列车也搭载了一个“最强大脑”,使其能够进行无人驾驶。
这款磁悬浮列车将由地面运行控制系统控制,同时装备了车地无线通信、在线状态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实时诊断车辆、轨道、供电等多方面的故障,确保无人驾驶安全可靠。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启动该项目。
“新式磁悬浮列车可以承担50至200公里内的城际或城市运输。它们将是世界上首批运行在200公里每小时的磁悬浮列车,”周清和说。“随着产业技术和研究的成熟,其一万多个零部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可以直接在国内采购。”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此前分别研发了时速100公里和时速16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也使得中国成为继日本和韩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城市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国家。
自2016年5月起,该公司设计的用于城市运输的时速100公里磁悬浮列车,已穿梭在位于华中地区的湖南省省会长沙,承担长沙南站至黄花国际机场之间的运输。这段路程全长18.55公里,运行时间仅需19分半。
据中国铁道学会研究员庄尚标介绍,“相比轻轨列车,磁悬浮交通具有噪声小、爬坡动力强和转向快的优势,还可以解决城市车轮轨道交通高架桥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在建造和寿命周期维护方面的成本都更低。”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认为,要进一步鼓励自主研发科技的发展,政府和有能力的企业应当向那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强烈研发意愿的国内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增加采购量。
邓院士同时也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强调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企业必须坚持独立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规避外国的专利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