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日报:肯尼亚农业部门受廉价进口食品冲击严重

《商业日报》2月27日报道,由于肯尼亚人对食品需求的增长,本地生产却严重不足,造成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在本地销售。加工食品方面,内罗毕的超市则充斥着从各个国家进口的花生酱、番茄酱、葡萄和苹果等食品,价格都不高。

商业日报:肯尼亚农业部门受廉价进口食品冲击严重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3-01 14: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商业日报》2月27日报道,由于肯尼亚人对食品需求的增长,本地生产却严重不足,造成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在本地销售。中国和坦桑尼亚等国的农产品以其价格低廉受到当地市场欢迎,但同时造成对本地农业部门的冲击。目前肯尼亚对玉米(maize)的需求为451.4万吨,而当地生产量为315.6万吨,存在132.8万吨缺口;大麦需求为202万吨,当地产量16.5万吨,缺口185.5万吨;糖的需求为136.51万吨,当地产量37.61万吨,缺口98.9万吨;大米需求70.6万吨,当地产量8.1万吨,缺口62.5万吨。2018年1至9月份,肯尼亚进口的食品中,动物和植物油占比33%,大麦25%,大米15%,糖10%,玉米(maize)9%,烟草2%,可食用产品6%。加工食品方面,内罗毕的超市则充斥着从各个国家进口的花生酱、番茄酱、葡萄和苹果等食品,价格都不高。

分析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惩罚性关税措施以及对肥料征收的增值税,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得在定价方面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

2、肯尼亚出口产品受到严格的管理,需要办理手续等;

3、自2013年以来,肯尼亚提供的与农业相关的证书课程有所减少,因此农民缺乏专业技术服务和指导;

4、银行部门对农业部门融资不足,使其无法取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

5、农民跟风从事出口获利多的农产品生产,而放弃其他作物生产。

文章指出,政府应通过采取激励措施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和保护,引导市场向当地生产产品倾斜。

【责任编辑:张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