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件文物展现青海历史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昨天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由舞蹈纹彩陶盆、金牌信符等诸多国宝级文物领衔的442件文物展现了青海悠久灿烂而又多元的文化特点。

400余件文物展现青海历史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03-01 03: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展览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 崔毅飞)《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昨天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由舞蹈纹彩陶盆、金牌信符等诸多国宝级文物领衔的442件文物展现了青海悠久灿烂而又多元的文化特点。

展览汇集了青海省13家文博单位的442组件文物。其中,既有精美的彩陶、早期铜器,也有特色显著的金银器、丝织品,还包括大量的宗教艺术品等。展览以青海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从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等方面讲述了青海的过去和未来。

展厅里,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等不同文化的代表性文物纷纷亮相。青海是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的重要途经地,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省份,为了充分体现这一“特殊身份”,展览每部分都单列出了青海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

展厅里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含着一段精彩的往事。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十字纹双联罐小巧玲珑,两个罐子在腹部通过一个圆柱体相连,上面还设置了一个扁平的提梁。别看这一个小小的提梁,在新石器时代的技艺水平下,因为它,整个罐子的制作难度提升了不少。罐的外表装饰了红彩带纹和黑彩连弧纹,内饰为黑红两彩十字纹和圆点纹,“器型别致,纹饰简练,是马厂类型中的文物珍品。”专家介绍。该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赵婷婷 崔毅飞)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