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8岁“警二代”用压岁钱在废品站淘回旧警徽,父亲泪崩

当爸爸回家看到这件礼物,顿时眼眶湿润……“看得出来孩子对这个警徽很上心,为了将它冲洗干净,小印的鞋子都已经湿透了。”  回到家,张峰把这个情况和小印说了,小印很高兴,催促张峰抽空去买点油漆回来,想把锈迹斑斑的旧警徽重新粉刷一下。

浙江8岁“警二代”用压岁钱在废品站淘回旧警徽,父亲泪崩

来源:钱江晚报 2019-02-26 09: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台州玉环市8岁的小男孩小印,在元宵节为爸爸选了个特殊的礼物。

礼物不贵,总共50块,还是他用压岁钱买的。当爸爸回家看到这件礼物,顿时眼眶湿润……

他让父亲早点回家看礼物

每逢佳节,都是民警最忙的时候, 2月19日元宵节,玉环公安局民警张峰正在为维护节日的秩序而奔忙。

“爸爸,你今天什么时候回家?早点回来,我搞到一个礼物,先保密……”是儿子小印打来的电话,神神秘秘,说是要给张峰一个惊喜。

因为当晚张峰正好要到自己家所在的芦浦镇管理治安,所以傍晚的时候,张峰就先回了趟家。刚进门,张峰就听到哗哗的冲水声,定睛一看,儿子小印正在用水管冲洗一面巨大的警徽。看到爸爸回来了,小印非常高兴,放下手头的一切,站在警徽边上,朝爸爸敬了个礼。

“看得出来孩子对这个警徽很上心,为了将它冲洗干净,小印的鞋子都已经湿透了。当时我一阵感动,眼睛有点湿润了,感觉孩子突然长大了。”

张峰拍下了这一幕,发到朋友圈,大人们纷纷给小印点了赞。

警徽从回收站淘来,用的是自己存的压岁钱

这么大一个警徽,是从何而来的呢?张峰开始“追查”此事。

原来,当天下午,小印跟随妈妈上菜市场买菜回家,途经镇上一家废品站,小印见到一块警徽倚靠在废品站的墙角,褪色严重还有些破损了。

一看到警徽,小印不走了。

“妈妈,我能把警徽带回家修好,再保护起来吗?我不想让警徽被当废品卖掉,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警徽。”小印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放。

“人家肯不肯卖你还不知道呢,你试试自己和老板商量。”当老师的妈妈抓住这个机会,让小印自己去跟废品站的老板沟通。腼腆的小印壮了壮胆,竟真的进去和老板交谈去了。

在说明自己的想法后,废品站老板表示愿意把警徽卖它,要价50元。小印开心极了,回头对妈妈说,“妈妈,您先帮我代付这50元钱吧,回家我就从压岁钱里拿出来还你。”

警徽立起来高度有75公分,有小印半身多高,重量有十几斤。小印在妈妈的帮助下,合力一路将警徽搬回家,几分钟的路程愣是花了10多分钟才到家。

心愿是长大能当一名特警队员

张峰觉得,是自己的职业在对儿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我陪着他的时间很少,他看到我的时候,我大多都是穿着警服的,他很小就爱摸我衣服上的警徽标记。”张峰的妻子总会给孩子讲爸爸在外头抓坏人的故事。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军警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晰,“有时候带他回局里,他站那看大楼上的大警徽能发半天呆,跟我说,‘爸爸,这个警徽好大啊,比你衣服上的大多了。’”张峰带他到局里食堂吃个便饭,小家伙都能高兴得手舞足蹈,“哇,要是都能在公安局的食堂吃饭该多幸福啊!”

在家里,张峰和妻子为小印定下了一套奖惩制度,如果小印表现好,那么就奖励积分,否则就倒扣。积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可以兑换一个“合理”的心愿。而从张峰他们这里兑走的诸多“心愿”来看,小印让他们买的无非都是和警察有关的东西。“比如警察玩偶,警车模型,警局主题的乐高积木……”

看得出来,小印是如假包换的军警迷。“儿子不止一次跟我们说,自己长大了要当一名特警,专门抓坏人,保护大家的安全。”

小印想买油漆刷新警徽,警徽或交给局里陈列室保管

张峰仔细研究过这个警徽,它表面很多地方已经油漆脱落生锈,背面也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破损。张峰判断,这个警徽应该有挺长的历史了。“整个警徽是用铝压铸成的,和现在的警徽材质及工艺都有很大不同。”

张峰为了这事还特地到自己局里向领导请示了这个事情,对方表示,国家对国旗党旗等特殊物品都有规定,更换下来的废旧旗帜需要回收,但是对警徽却没有明确的回收要求,也没说不能个人收藏。

“后来经过查询大致确定,这个警徽是83式的,当年由公安部统一制作下发,但在1999年全部撤换成了99式的警徽,这个大警徽已经退出现役,目前已不属于警察制式用品。不过,领导意思是让我把这个警徽带回局里研究下,或许可以放到局里的陈列室作为一种纪念。”

回到家,张峰把这个情况和小印说了,小印很高兴,催促张峰抽空去买点油漆回来,想把锈迹斑斑的旧警徽重新粉刷一下。

“他还说,如果局里不要这个警徽,他就把家里改造成一个‘小警局’,把这个警徽收藏起来。”张峰微笑着说。

记者陈栋 通讯员华燕燕

(陈栋)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