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灯笼扭秧歌 哈尔滨巴洛克东北民俗活动引南北游客驻足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示范活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示范活动。”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示范活动。

挂灯笼扭秧歌 哈尔滨巴洛克东北民俗活动引南北游客驻足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2-19 22: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挂灯笼扭秧歌哈尔滨巴洛克东北民俗活动引南北游客驻足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示范活动。吕品摄

中新网哈尔滨2月19日电 (记者 刘锡菊)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七个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19日,哈尔滨市道外区以“团聚老街巴洛克,欢欢喜喜闹元宵”为主题,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示范活动,通过“晓民俗、赏花灯、猜灯谜、扭秧歌、做元宵、品元宵、送福袋、观大戏”等八个版块,展示元宵节传统习俗,吸引了众多南北游客前来参观。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示范活动。吕品 摄

在中华巴洛克百年老街活动现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头攒动,观众如潮。来自道外区的民间秧歌队,扭起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他们用婀娜的舞姿和熟练的步伐舞出了老道外浓郁的风情,舞出五谷丰登的喜悦,舞出了国泰民安的祥和。对于东北人而言,似乎秧歌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情结,那高亢的锣鼓唢呐声重燃了年少时光,那是儿时看秧歌时,父亲肩上孩子的笑靥如花,是小伙伴们追着秧歌队后的手舞足蹈……观众队伍里,不少人跟着秧歌队舞动起来,一位阿姨跟南方游客介绍说:“这就是我们东北最接地气的舞蹈,只要扭上了秧歌,心里就是高兴。”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示范活动。吕品 摄

在民俗展示墙前,群众和游客驻足观看,讲述东北元宵节民俗的展板,就像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驻足参观的群众讲述东北元宵节的风俗习惯。猜灯谜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游戏,在灯谜墙前,站满了男女老少,他们有的在专心致志的思考,有的在互相探讨,有猜中的就欢天喜地的拿着谜面去兑奖,领取装满礼物的“送福袋”。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现场群众的欢迎。道外区民间艺人、手工编织大师公玉梅老师现场免费教授编“中国结”、“新春元气手链”、“欲飞的蝴蝶”等手工编织作品,并将编好的“元气”手链送给过往的游客,也送上一年的美好祝福。

在北方,元宵节是吃元宵的日子,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有着四十余年手工制作元宵经验的技师付国华正在现场制作元宵,他那娴熟的手法使一个个圆滚滚的元宵在笸箩中不停的翻滚,一会的功夫,就摇出了几十枚元宵。旁边的“八卦炉”中煮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工作人员将煮好的元宵盛到碗中,送给居民群众和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外游客品尝,喻示着合家团圆,心想事成。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康说:“东北元宵可真甜。”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示范活动。吕品 摄

一串串象征着红红火火的大红灯笼挂满了巴洛克街区,人们穿梭其中,仰头观看,不时的指指点点评说着,喜悦和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道外区将传统民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把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品位、有创新的展现出来,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激发民族情感中,让广大居民深深地感受到元宵节的味道,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既展示哈尔滨老道外厚重的文化底蕴。(完)

(刘锡菊)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