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设“熊孩子车厢”,有创意但得慎行

但应认识到,凡事均具有两面性,是否设置“熊孩子车厢”,应经过充分论证和实验,而不宜盲目冲动。其实,设置“熊孩子车厢”问题,不过是对提升人们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的全民期盼问题。

列车设“熊孩子车厢”,有创意但得慎行

来源:新京报 2019-01-23 00: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列车设“熊孩子车厢”,有创意但得慎行

一家之言

归根结底,设置“熊孩子车厢”,既非权宜之计,更非长久之策。向提高公民规则意识、公德意识求解,方是长远之计。

2019年春运已拉开帷幕,路上遇到“熊孩子”怎么办?据媒体报道,有网友提议火车单设“熊孩子车厢”,中国铁路总公司客运部主任黄欣对此做了回应。

他表示,“是不是需要把吵闹的孩子集中在一个车厢,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都会面临类似的情况。也许还会有人建议,把喜欢看电影、喜欢听音乐的各集中在一个车厢。这些建议对公共交通部门完善工作有很多启发,也对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运输人性化、精细化服务带来新的挑战。”

春运出行,在列车上遭遇“熊孩子”,绝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如果一路上“熊孩子”吵闹不休、上蹿下跳,父母又难以控制,确实会给周围乘客造成很大的困扰。从这方面来说,设置“熊孩子车厢”似乎有其理由:将吵闹的孩子集中到一起,其他乘客就能耳根清净了。

但应认识到,凡事均具有两面性,是否设置“熊孩子车厢”,应经过充分论证和实验,而不宜盲目冲动。毕竟,设置“熊孩子车厢”牵涉到诸多法律问题,尤其是安全保障责任问题。

《合同法》明确规定,承运人与旅客之间订立旅客运输合同后,即承担了将旅客安全运输到目的地的义务。因此,承运人应当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旅客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如果旅客在运输途中发生伤亡,承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而把“熊孩子”聚到一个车厢,由于孩子行为的不可控性,加之有些监护人可能不在身旁,发生人身安全意外的风险大大提高,而随之而来的纠纷也显而易见。无论对孩子、家长还是铁路方面都无益处,这显然不是公众乐见其成的局面。

还有个关键问题是,所谓的“熊孩子车厢”应以消费者自愿选择为前提,即承运人无权强迫所有携带儿童的旅客选择“熊孩子车厢”,否则就有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嫌疑。由此一来,在携带儿童的消费者部分选择“熊孩子车厢”,部分选择普通车厢的情况下,“熊孩子车厢”的设置初衷也就落空了。

其实,设置“熊孩子车厢”问题,不过是对提升人们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的全民期盼问题。如果每一个乘客都能自觉遵守规则,管好同行的小孩不霸座、不吵闹,如果乘警及乘务人员能够及时果断制止霸座、抽烟、大声喧哗、脱鞋等无视公德和公共秩序的行为,所有问题自能迎刃而解。所以,很多人建议列车设“熊孩子车厢”,表达的其实是不被打扰和侵犯的诉求。

设置“熊孩子车厢”,既非权宜之计,更非长久之策。向提高公民规则意识、公德意识求解,方是长远之计。这很难靠一日之功,但仍需通过对规则的广普及、严执行去“加速”实现。

□史洪举(法官)

(法官)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