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颠倒的成都道路“美容师”:再苦的工作也需要人干

题:晨昏颠倒的成都道路“美容师”:再苦的工作也需要人干 ”  李良驹修补道路如“绣花”般认真,不仅要保证沥青材料的铺筑温度,还要通过升降机仔细清理高架桥桥底伸缩缝的杂物。

晨昏颠倒的成都道路“美容师”:再苦的工作也需要人干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1-22 17: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成都1月22日电 题:晨昏颠倒的成都道路“美容师”:再苦的工作也需要人干

作者 王鹏 吕杨

一月下旬的一天,凌晨一点,成都二环路的车水马龙消失了,喧闹的街道恢复平静。立交桥下一道路凹陷处,年近40岁的李良驹一边指挥机具破除道路病害位置,一边协调现场操作工人。天气寒冷,但他和工友早已满头大汗。

李良驹与工友在夜间维护道路。吕杨 摄

李良驹是成都市道路桥梁管理处第三维护所高级工程师,多年来承担着市区内道路和桥梁的维护工作。由于工作只能在夜间进行,他所在的部门被称为“月亮部队”,“晨昏颠倒的生活过惯了。”

2002年,大学毕业的李良驹选择了如今的工作,从此成为“月亮部队”的一员。多年的夜间工作让李良驹比同龄人看起来年长一些,白头发也多一些。

李良驹与工友在夜间维护道路。吕杨 摄

如今,不少大学同学已经参与到全国重点工程的建设中,李良驹却每天忙于繁琐的城市道路维护。但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对城市里的老百姓却很重要,“再苦的工作也需要人干。”

李良驹修补道路如“绣花”般认真,不仅要保证沥青材料的铺筑温度,还要通过升降机仔细清理高架桥桥底伸缩缝的杂物。7公里长的高架桥,每隔30米就要清理一次。

“成都有多少条道路,多少座桥梁,我都一清二楚。”李良驹说,自己最骄傲的,就是看到自己曾经维护保养的道路如今还在被市民使用。他经常开车载着女儿路过自己维修的道路,“告诉她那里是爸爸战斗过的地方,可以说是最大的自豪。”

2016年的一项工作任务,让李良驹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承建成都机场高速收费广场黑化应急维护整治项目期间,他连续一个月吃住在工地上,家人甚至来工地找他,以为他失踪了,因为没时间给家里人联系。

“白天保通畅、夜间抢工期。”这早已成为李良驹的工作写照,他经常通宵在现场指挥沥青铺筑,凌晨完工后安排好机具设备的摆放,回家短暂休息一会儿后,又赶到施工现场安排当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道桥维护工作永远在路上,“月亮部队”永远在施工现场。与此同时,李良驹也不得不亏欠家庭更多一些。

他至今遗憾的是,在女儿成长过程中,自己陪伴的时间太少。“白天我需要休息,晚上又出去工作,跟孩子的时间错开了。”李良驹说,无论如何,都想给家庭说声抱歉。(完)

(王鹏 吕杨)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