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救灾物资等向贫困地区、偏远农村倾斜

贫困地区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郑国光回应,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是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人群和行业,贫困地区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地区,贫困县有三分之二地区经常遭受洪涝和干旱灾害。

应急管理部:救灾物资等向贫困地区、偏远农村倾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1-22 14: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1月22日电 贫困地区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地区,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22日表示,应急管理部在救灾物资、救灾资金、救援力量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偏远农村倾斜,确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有应急响应,有救援队伍、救灾物资到现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资料图:广东汕头市潮阳区树香村发生内涝,一名村民涉水前往村口。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当天,国新办就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改革和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问,应急管理部将如何推动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向农村延伸,确保农村应急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郑国光回应,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是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人群和行业,贫困地区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地区,贫困县有三分之二地区经常遭受洪涝和干旱灾害。因此,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自然灾害挑战,对做好“三农”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郑国光认为,农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应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农村灾害信息员队伍。目前全国有70多万的信息员队伍,可以在灾害出现的时候第一时间帮助群众自救互救,组织群众转移安置。

第二,加强对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科普宣传。

第三,强化农村救灾物资储备、救援力量培训、救灾预案完善演练。针对农村快速发展,交通、消防、危化品等安全风险多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研究把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向农村延伸,能够确保农村应急管理有人抓、有人管。

郑国光强调,在这次脱贫攻坚当中,应急管理部在救灾物资、救灾资金、救援力量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偏远农村倾斜,确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有应急响应,有救援队伍、救灾物资到现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郑国光进一步指出,中国很大,农村的情况也很复杂,将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加大对农村自然灾害风险的调查、排查、评估,把强化农村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中央“三农”政策能够在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领域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