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一退休教师编写“三句半”宣传新时代新思想

“我从小就喜欢编写‘三句半’,我觉得将社会上的新时代新思想融入进去,然后通过表演演绎出来,是一种不错的宣传方式。只要有闲暇时间,她就会拿笔在纸上涂涂改改,或是翻阅字典查询意思,让自己的“三句半”作品既押韵又语义通顺。

浙江青田一退休教师编写“三句半”宣传新时代新思想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1-19 16: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查阅字典吴楚楚摄

中新网丽水1月19日电(记者 周禹龙 通讯员 吴楚楚)“我从小就喜欢编写‘三句半’,我觉得将社会上的新时代新思想融入进去,然后通过表演演绎出来,是一种不错的宣传方式。”这是侨乡青田山口村退休教师王南聪的所思所想,也是她退休后一直坚持的事情。

还是学生的时候,王南聪就迷上了“三句半”的编写。“那时候没什么别的娱乐活动,大家都会编写‘三句半’然后上台演出。我看到他们编的特别有意思,就去向他们学习,试着自己也创作。”王南聪说,接触过后,她就迷上了“三句半”编写。

只要有闲暇时间,她就会拿笔在纸上涂涂改改,或是翻阅字典查询意思,让自己的“三句半”作品既押韵又语义通顺。

  手稿 吴楚楚 摄

经过不断编写、不断修改,王南聪的“三句半”作品从最初语句间的磕磕绊绊,到后面的平仄押韵,幷慢慢变成学校节目演出的“常客”。而她自己也凭着多年的编写经验练就了一身编写水平。

从教师岗位退休后,突然闲下来的王南聪就将编写“三句半”这个曾经的业余爱好当成了退休后的主要生活内容。每当想到一个主题,王南聪就会花上两天的时间去构思、编写,整理出初稿。有时候灵感一来,她便坐在书桌前编写至凌晨;有时候语句平仄不押韵,她睡觉的时候也会挂在嘴里一直念叨;有时候把不准字的读音,70岁的她就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查阅字典。

因为对“三句半”的喜爱,王南聪还养成了每日看新闻的习惯,通过电视和村里公告栏去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作为自己编写“三句半”的来源。“现在我经常会给镇里编写一些时下热点工作,像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平安建设、‘五水共治’等,将这些工作编成通俗易懂的‘三句半’,让村民们在娱乐中去了解、去学习。”王南聪说。

《非遗文化代代传》《人人注意安全,平安幸福美满》《敬老爱幼家风好》……退休后,王南聪编写出了一篇篇反映时下热点工作、赞美幸福生活、弘扬优良美德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在山口镇开展的各类活动中得到了演出展示,极大丰富了山口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退休后我已经编写了二十多篇‘三句半’作品,希望接下来我还可以继续编写不同类型的作品,把新时代的新思想传达给百姓。”王南聪表示。(完)

(周禹龙)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