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发布城市交通报告:郑州人上下班平均耗时68分钟

其中,广州、贵阳、北京、上海、深圳进入“交通健康指数”亚健康榜单的前5名,郑州、洛阳等“交通健康指数”处于健康状态,并且郑州“交通健康指数”高于绝大多数省会城市,仅次于西宁、石家庄等。

高德地图发布城市交通报告:郑州人上下班平均耗时68分钟

来源:大河网 2019-01-17 10: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高德地图发布2018年城市交通报告:郑州人上下班 平均耗时68分钟

河南商报记者陈薇

郑州堵车问题最近两年已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高德地图等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是四年来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最低的一年,通过交通大数据赋能等治理,郑州拥堵指数已连续两年下降。目前,郑州上班族在工作日通勤时间平均在68分钟,堵在路上的时间大约为26分钟。

通勤郑州平均通勤时间为68分钟

从《报告》中全国主要50城的“交通健康指数”来看,有56%的城市“交通健康指数”高于健康水平线,处于健康状态;有44%的城市“交通健康指数”低于健康水平线,处于亚健康状态。

其中,广州、贵阳、北京、上海、深圳进入“交通健康指数”亚健康榜单的前5名,郑州、洛阳等“交通健康指数”处于健康状态,并且郑州“交通健康指数”高于绝大多数省会城市,仅次于西宁、石家庄等。

尽管如此,郑州人耗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依然有68.05分钟,其中,堵在路上的时间为26.35分钟。如果自驾上班,路上的平均速度为29.83公里/小时,每天拥堵的成本为13元。

其实,与一线城市相比,郑州人每天的通勤时间并不算长。

以北京为例,每天上班族的通勤时间为88.52分钟,拥堵时间44分钟占了一半,每天的拥堵成本高达24元。

拥堵郑州拥堵指数连续两年下降

高德地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阿里云等单位共同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对监测的50个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18年是四年来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最低的一年。

其中,郑州2015年拥堵程度还在上升,2016年处于高位,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拥堵水平下降,2018年郑州还进入全国10个拥堵指数下降城市名单,全年拥堵指数降幅为5.28%。其中,拥堵指数下降最多的城市是济南,降幅达到10.57%。

对此,《报告》认为,近年城市交通拥堵逐年缓解,可能与政府对交通治理的重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基础道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铁路网)的不断完善等原因有关。

娱乐个性化、小众化休闲娱乐成趋势

除了对上班通勤堵车情况的监控,《报告》还分析了2018年人们的出行习惯。

经过对监测的50个城市的出行目的地进行分析,《报告》显示,美食方面2018年特色/地方风味、日料、咖啡厅、韩国料理等类型出现下降趋势,而中餐、快餐、清真等类型出现上升趋势,食客的美食偏好出现新风向。

旅游方面,2018年国家级景区、公园热度降低,而博物馆以及一些知名度略低的景点开始受到游客的青睐。此外,电影院、网吧、游乐场等类型的出行与2017年比出现了下降,而运动场所、度假村、酒吧等类型的出行出现上涨,反映出人们日常休闲方式更加多样化。

此外,《报告》还对高德地图的明星导航语音包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南方城市最爱林志玲导航语音包,其中与台湾省邻近的泉州、福州、厦门是最爱林志玲导航语音包的三个城市。

(陈薇)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