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谈】全球化对中国文化遗产和文化认同的影响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1年我第一次访华时的匮乏经济发展为如今的盈余经济。可以说,中国拥有一切。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现在它还是投资者,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世界投资银行。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老外谈】全球化对中国文化遗产和文化认同的影响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1-16 09: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1年我第一次访华时的匮乏经济发展为如今的盈余经济。可以说,中国拥有一切。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现在它还是投资者,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世界投资银行。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我第一次来中国时,人们看到外国人会感到很惊讶,觉得太新奇了。现在,中国人民走向世界各地,旅游、购物、投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相互协调、团结合作的国家,一个真正在引领而不是追随潮流的国家。

全球化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全球互联互通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和“网上丝绸之路”深深扎根于过去,面向全新的未来。

中国的文化遗产和认同是5000多年来全球一体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的历史是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一直不断地自我重塑。中国是文化的大熔炉。中国的文化、建筑和设计图案众多,看着这些图案,我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这来自蒙古,这来自中亚,这来自尼泊尔”。同样的,中国的思想也传播出去。事实上,丝绸之路开启了全球互联互通。

通过40年的经济开放和全球互联互通,中国迎来了经济繁荣。在中国大多数城市,饥饿不再是一个问题。可是,随着财富的增加,中国人民的焦虑感也在上升。不只是中国,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如此。人们需要物质,但仅有物质是不够的,还需要精神、需要文化。正如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说过的,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

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富足,他们开始寻找精神寄托以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深奥哲学命题。于是,人们对佛教、道教、冥想、瑜伽、功夫、太极等的兴趣逐渐增加,如今这些都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在,中国正在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并以许多其他国家未曾想到的方式看待未来。

过去4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改变了社会的物质图景。在不少方面,经济增长也对中国文化形成挑战。但是如果应对得当,这将支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始于语言,也始于建筑。过去40年,中国有许多老城区的遗产古迹都消失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不过现在,中国的领导人已经认识到遗产文化和环境的重要性,正在努力保护和修复。

越来越多的城市尝试修复古迹,振兴地方文化。随着生态文明政策的实施,环境保护、环境修复、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我们必须明白,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人们了解自己的遗产和文化之根,如果这些根扎得够深,无论风暴如何猛烈,这棵大树都不会被吹倒。

(本文作者为“喜马拉雅共识”机构创始人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国际研究员龙志安)

(龙志安)

【责任编辑:陈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