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 > 时政要闻

西洽会助力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2日,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站内正在进行装卸集装箱作业。2022-07-22 21:17

福元宇宙奇幻体验!今夜,闽江两岸惊艳世界!

看福州城市发展  数字交互之夜由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带领的团队和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联手打造。自古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埠之处,千年侨乡传承“海丝”文化基因。2022-07-22 21:17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最新成果发布

央广网重庆7月22日消息(记者白刁尹)7月22日上午,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最新一期成果在第四届西洽会开幕式暨2022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上发布,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为112.9,彰显出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对西部地区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2022-07-22 21:17

记者手记:欧元暴跌背后的美国算计

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乌克兰危机升级的根源,是美国为维护霸权私利,在欧洲蓄意挑动冲突对抗。透过历史和现实,可以看清欧元暴跌背后的美国算计,有利于让世人看穿美国的真实面目——为维系全球霸权,连盟友利益都会牺牲。2022-07-22 17:12

何以中国:为什么说“中华文明5000年”?

西辽河流域,距今6700年左右出现了红山文化,延续到距今5300年的晚期开始出现社会分化;距今5000年,红山文化末期社会分层加剧,进入文明时期。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的其他地区,也大多在距今4500年左右或进入文明社会,或临近文明的门槛。2022-07-22 15:52

我国文物工作新进展综述

题:守护文明根脉 激扬自信力量——我国文物工作新进展综述 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强大的生命力,激发中华儿女极大的文化自信,照亮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2022-07-22 14:05

5000年古城能否重现“真容”?

7月6日是第三个“杭州良渚日”,正值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3周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良渚遗址管委会”)与敦煌研究院达成了战略合作。良渚遗址管委会与敦煌研究院,携手浙江大学等机构开展的老虎岭水坝遗址和南城墙遗址保护修复,已经有了一定成果。2022-07-22 12:25

“长江呼叫黄河” 来良渚看四千年前的文明交融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陶寺是四千年前黄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本次展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良渚博物院和临汾市博物馆承办。2022-07-22 12:24

俄媒文章:西方制定的“规则”只约束非西方世界

他们的根本失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即西方作为冷战的胜利者,不仅主宰游戏规则,还指定这场游戏的赢家。一个有力的证据是西方如何开始摆弄操纵看似金科玉律的市场经济基本价值观以谋取自身利益的。2022-07-22 11:12

【光明论坛温故】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作者:王学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项目“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首席专家)  今年7月,《求是》杂志第14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2022-07-22 11: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论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2022-07-22 11:09

“唱衰中国者”为何一错再错

2009年,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一书中预测,中国将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马丁·雅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西方舆论看来,它们的道路是其他国家都应该走的路,中国也应如此。2022-07-22 11:08

中国之治,展现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人民观点)

“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抚今追昔,我们对中国制度的艰辛探索感慨万千,对中国制度的博大精深由衷赞叹,对中国制度的雄浑伟力无比自豪。2022-07-22 10:58

孙柏慧:刻苦付出练就精湛技艺

今天(7月21日)的《奋斗者·正青春》我们来认识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高技能专家孙柏慧。为攻克这一难题,孙柏慧主导新制了10余种辅助工装,重新编写了操作流程,最终将这个工件产品合格率从30%提升到98%。2022-07-22 07:54

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视点)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如何帮助他们走上发挥才能的岗位、找到绽放青春的舞台,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说,毕业生们要用足用好政策和资源支持,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2022-07-22 07:53

让农户多种粮种好粮(话说新农村)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跃升的农业现代化让粮农多种粮、种好粮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越来越牢固  眼下,夏粮丰收到手后的粮农不遑休整,又投身在繁忙的秋粮田管中,为的是夺取秋粮丰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跃升的农业现代化让粮农多种粮、种好粮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越来越牢固。2022-07-22 07:53

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全力支持稳增长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7月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43万亿元,同比增长4.8%。截至6月末,银行业保险业总体运行平稳,主要经营和风险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2022-07-22 07:52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

“这样的调整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贺青华也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措施的优化,决不是放松防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关键在于,把该管住的重点管住、把该落实的措施落实到位、把该取消的坚决取消。2022-07-22 07:52

从热词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

今年上半年,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压舱石  尽管受到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夏粮生产丰收提供重要保障,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22-07-22 07:33

通胀压力下美国民众感到“吃不消”

一年前,美国总统拜登曾承诺,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只是暂时的,会尽力去解决;但一年过去了,美国当前正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白宫首席经济学家伯恩斯坦18日首次公开承认,拜登政府以“暂时性”一词来描述通货膨胀现象,会给公众留下错误的印象。2022-07-22 06:12

挖潜数字化 释放新动能

除此之外,智能化配电站还有“多项技能傍身”,“火眼金睛”实时监控、“机器人保安”智能运维、“全自动抢救员”瞬时隔离故障……数字技术为三坊七巷提供了全方位的供电保障。与此同时,数字之光也正在照进寻常百姓家——  成果展上,无人机快递平台、AI智能诊疗系统、无人化超市终端、VR智慧教室,一处处智能化生活场景引人瞩目;2022-07-22 14:00

早稻收获近七成 机械化助力“双抢”

眼下,南方稻区进入抢收抢种的关键时期,各主产省着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今年,产粮大县鄱阳县不仅投入一万一千多台农机用于早稻收割和晚稻栽插,还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育秧中心,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2022-07-21 23:34

维护网络安全、保护个人信息,滴滴须牢记!

7月21日,国家网信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处人民币80.26亿元罚款,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各处人民币100万元罚款。处罚决定出来后,滴滴回应称:“全面深入自查,积极配合监管,认真完成整改”。2022-07-21 23:32

今年将招募3.4万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项目

“三支一扶”计划是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每年选派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今年,中央财政支持招募3.4万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项目,比去年增加了2000名。2022-07-21 23:10

依法处罚滴滴,让互联网企业在规范中获得发展

7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此次,相关部门依法处罚滴滴,使用法律的手段维护网络安全,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也是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022-07-21 22:45

十年接续奋斗 文物工作取得新成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国家级文保单位数量增长了115%,新增8项世界文化遗产。2022-07-21 22:45

国家网络安全底线不容触碰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结论及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实,该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2022-07-21 22:26

宏观调控有力 中国经济展现韧性活力

土耳其担保银行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土耳其前驻华外交官诺扬·罗拿日前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说,上半年中国经济克服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展现出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2022-07-21 22:26

中国经济企稳得益于务实的政策组合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政治与经济部门主任谢尔盖·卢科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得益于中国政府长期实行有效的经济政策,宏观调控富有成效。2022-07-21 22:26

通讯:阿富汗抗震救灾中的中国力量

在阿富汗地震重灾区帕克提卡省齐鲁克区,一座座倒塌的房屋旁支起了两排印有“救灾”两个汉字的帐篷,上百名因地震而无家可归的当地村民住在这里。夜幕降临,几名席地而坐的孩子随口唱起了民歌,婉转的歌声在瓦砾堆的映衬下飘散在夕阳中。2022-07-21 22:26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