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以食牵

作者:刘小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3-02 15:37:30

最近,妈妈来伦敦看我。临走前一晚,她坐在桌对面,剥了一大碗的石榴籽。

“明天我走之后,把这个吃了,你个懒虫。”她一边剥一边笑话我,尽管她还没有把桌对面成堆的书、衣物和电子设备等打包装好。

妈妈太了解我了:石榴是我的最爱。但它们从未进入我的食物清单,因为我没那个耐心去一颗颗地剥出来。

其实妈妈也没那个耐心。只是为了我,她甘愿去做。她的手轻柔敏捷地移动,眼睛紧紧盯着那一颗颗小小的多汁的石榴籽,生怕碰碎了它们。

等到我次日起床,打开冰箱一看,果不其然,一瓶完美无瑕鲜亮的石榴籽正等着我呢。

自从我10年前赴伦敦求学,食物一直是妈妈来看我的必备礼物。

每次来,她都会把冰箱装满各种手工饺子、米糕、八宝饭、芝麻馅的汤圆,还有好多我不知道没法用英文描述的甜食。

我喜欢看她揉面团,将那松软的面粉变成一片片圆形的饺子皮,仿佛一片片小花瓣。她毫不费力地将那些饺子皮折成月牙形状的饺子,然后挨个在盘子里码好。

每每到了离别时分,妈妈从不说她有多想我,或者有多爱我,而只是随意地提那么一句:“我不在的时候,别饿着啊。”

妈妈生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时候,人们用食物来表达爱意。

上世纪六十年代,妈妈生于一个工厂会计家庭。那时,对百姓来说,食物就是天。

她每天放学后最爱做的事,就是去看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会给她吃芝麻油拌米饭。“嗯,在那个年代,这就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食物了。”她说。

高考前几个月,外公外婆把家里最有营养的食物拿出来给她——每天一个鸡蛋。“天啊,那些鸡蛋给了我好多压力督促我好好学习。”

到了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出生的时候,中国已实现了基本的温饱。所以,关于食物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的“天”的位置,我都是从妈妈的故事里了解的。

妈妈做的手工饺子上,没有任何产品标签。没有能量值,脂肪含量,也没有“每天五次”的说明。可是,我每吃一口,都能尝到爱和家的味道。

过去的几年里,伦敦的唐人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店铺和饭店层出不穷,能提供品种愈加丰富的地道中国小吃。

去那些新店“淘宝”的时候,我看到很多英国人手里也拿着大袋零食。食物能让他们快乐、真切、真正地与中国文化相连,真好。

(编译:宁欣然;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