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13日电 中俄两国现在经贸科技联系非常紧密,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因为两国接壤:地理位置的特点,庞大的领土面积与远离欧洲的情况决定了需要共同努力团结来解决必要的经济与物流问题。
“一带一路”项目是要建立一个交通系统促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商品直接供应,建立一个亚太地区与欧洲国家的经济走廊。主要目的是建立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和广泛的基础设施网。根据作者的构思,这个项目的实施将加快欧亚大陆内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这一倡议对俄罗斯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给俄罗斯提供了一个机会来确认自己在东西方之间“欧亚桥梁”的作用。2017年5月,弗拉基米尔·普京和约30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论坛,讨论如何实现这一构想。
俄罗斯与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始于1948年,在此期间,许多中国学生到俄罗斯留学。“一带一路”给两国的科学文化合作提供了新的层面。随着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以及懂俄语的专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莫吉曼是喀山联邦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生也是喀山中国留学生联盟的主席,他说:“俄罗斯是欧亚经济共同体的主要参与者,毗邻“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俄罗斯高等教育在物理,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今天,有超过1000名的中国学生在喀山的大学留学。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都访问过喀山联邦大学。随着俄中交流的扩大,喀山正在成为俄中合作领域的重要城市。
半个多世纪以来,圣彼得堡理工大学一直与中国的大学合作。清华大学(北京)中国与俄罗斯战略合作研究所执行主任王琦教授毕业于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并获得研究生学位。据她介绍,由清华大学,圣彼得堡理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2011年共同组织的一项项目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2016年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开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科学研究支持。它要成功实施意味着不仅要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所通过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有文化方面的交流。王琦正在与东方文献研究所合作,研究清朝时期与中俄经济关系有关的文献。这使我们能够把新旧丝绸之路的传统联系起来,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
王庆生毕业于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现在是ENV(Energy New Vehicle)公司的总经理。2015年,他在阿纳托利·阿纳托利耶维奇·波波维奇教授的指导下,发表了关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发展前景的博士毕业论文。面对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这种技术在寻找替代能源方面很有前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和ENV正在共同进行这方面的研究。2017年,共同利益领域扩大:6月份,中国长兴开设了科技教育中心“添加技术”。ENV总裁王华先生提出将在化学,材料科学和电力工业领域的努力和专业技能联合起来,共同创造新一代产品。
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所长,联合创始人刘伟毕业于圣彼得堡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中俄合作的趋势,机制和前景的愿望引发了这个研究所的建立。现在研究所负责清华大学与俄罗斯的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与俄罗斯大学开展国际合作战略。刘伟或“刘备”(在俄罗斯这么叫她)说,大学的时光留给了她最温暖的回忆。
社会人文主义领域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个共异同比较与划分的有趣机会。孙复在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课程。目前她正在写一篇关于中俄两国养老金制度比较分析的论文:“我们两国之间关系很好,我们在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进行合作。我相信在社会领域的经验交流也是必要的。 而我的论文将会成为这样一个分享经验的平台。”
近七十年来,中俄两国学生通过各种教育合作项目有效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在此期间,他们成功地为以后进一步的接触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和科学基础。 今后“一带一路”联合项目的实施对两国经济和政治福祉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