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微观激发活力和潜能——经济结构性改革系列述评之四

作者:高敬、董峻 来源:新华网
2015-11-22 14:48:21

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高敬、董峻)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时提出微观政策要活,从而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

企业是感受市场冷暖最敏感的末端神经。能否进一步释放企业的活力和潜能,关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成败。

经济增长新动力正在形成

在新闻媒体工作多年的吴鹏,被创业大潮吸引,今年初辞去了工作,开始利用微店创办自己的甜品品牌,正式加入了创业大军。

去年以来,为推动创业创新,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点燃了更多的创新热情,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的新动力。随着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开办企业不再是件难事。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6万户,特别是4月以来新登记企业数量连续6个月保持高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日前表示,深化改革正在释放全社会发展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了大量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和划转了所有非行政审批项目,激发了市场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将给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者展现出来的消费能力惊人: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创下912亿元成交额,京东、苏宁等电商也创历史新高;广大农村已经成为电商的下一片蓝海;去年我国出境游人数超1亿人次;银色浪潮带来的养老、医疗等消费也快速增长……

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当前我国养老消费、健康消费、旅游消费等热点加速形成、升级态势明显,尤其网络消费等新业态方兴未艾,显示了对经济的强大拉动力。同时我国城镇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企业活力仍待提升

“从企业方面看,目前最大的困难仍然是订单不足,需要政府在稳增长的同时还要稳需求,需求稳定对于企业生存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其次,企业也亟须调整发展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企业能够做出来产品,但在怎么做得好、怎么做得便宜方面,努力还显不够。企业转到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路线上是很关键的。”

在新企业层出不穷的同时,“僵尸企业”也成为热点问题。所谓“僵尸企业”,是指管理不善、效益不佳,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政府照顾而勉强生存的企业。这些企业占用大量资金、土地等宝贵资源,却不产生经济效益,僵而不死,延缓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步伐。

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加大支持国企解决历史包袱,大力挖潜增效。张立群认为,对低水平的落后产能加大清除力度,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

业内人士还指出,当前我国市场环境还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企业不正当竞争严重等问题,一些行业和领域社会资本仍不能自由进入,企业的负担相对较重。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竞争的规则尚需完善。

微观要活根本上仍需靠改革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

值得期待的是,一项项有助激发企业活力的改革即将出炉,“十三五”规划建议已提出: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

“微观搞活,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改革,在制度完善方面下工夫。围绕微观要活的目标,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做好政府相关的行政执法工作,让微观活力比较好地、高水平地、充分地释放出来。”张立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