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中美应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0-22 17:58:31

对话“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中美应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现代化的工程施工技术给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照片摄于艾利森位于哈佛的办公室。受访者供图

中国日报网10月23日电 当记者问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有哪些变化给他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时,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思索了片刻,抬手指了指办公室的窗外。

他说,“当我给学生讲《中美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时候,我就让他们看看我办公室窗下正对着的那座桥,那是哈佛的安德森桥(Anderson Bridge)。我会把它跟北京的三元桥做个比较。”艾利森是该书的作者。

艾利森说,他还在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当院长的时候,人们就说要对安德森桥进行修复了。

“我在1989年就辞去了院长一职,而修复项目直到2012年才正式启动,预计两年完工。但是到了2014年,他们说还得一年才能竣工。2015年,他们又说,‘没干完,还得一年。’等到2016年,他们却说‘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竣工。’”

“2015年,中国决定要改造三元桥。北京三元桥的车道数可比哈佛的这座桥多了一倍,美国人花了四年多是吧?那中国用了多久呢?仅仅43个小时!”

对话“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中美应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2015年11月13日,施工人员在北京三元桥施工。新华社记者 李文/摄

艾利森说,“真是令人大跌眼镜。这个例子说明中国拥有非常现代的施工技术,给美国人好好上了一课。”

他说,中国在过去四十年里取得的成就数不胜数,三元桥的改造工程只是其中之一。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经济改革影响深远,邓小平称其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达3.2万亿美元)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达12万亿美元);去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高达1350亿美元,中国成为经济巨人。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的1.8%上升至2017年的15%。

艾利森称,“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的上海与今天的上海有着天壤之别。当时每个人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似乎每个人都在与生活苦苦抗争。街上的车不多,高楼大厦少之又少……是一个贫穷且不够现代的国家。”

艾利森说,当时是他的一个学生邀请他来中国的,这名学生还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首位中国留学生。而如今,已经有超过1000名中国留学生拿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

艾利森说,“当今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奇迹,这一点你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许多其他城市都能感受得到。基础设施、机场、地铁、摩天大楼、汽车都很现代,是毋庸置疑的现代城市。”

“民众思想的开放水平也大大提高了。1978年,大多数中国人从未踏出过国门,而现在,10%到15%的中国人都有过出国旅游的经历。不过,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还是我所说的‘贫困金字塔的倒转’。按照当时世界银行每天2美元的贫困标准,1978年,90%的中国人口都生活在极端贫困中。”

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个金字塔已经被倒转了。艾利森指出,“现在中国的极端贫困人口只剩下1%了。事实上,在一些人短短的一生中,他们的生活水平就提升了50倍。”

官方数据显示,按照中国贫困线标准,197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达2.5亿。截至2017年末,这一数字已降至3000万。

2000年,联合国提出八项千年发展目标,第一条就是到2015年要将极端贫穷人口减半。仅仅过了四年的时间,2004年,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就宣布,“中国凭一己之力”让全球步入了实现减贫目标的正轨。

佐利克指出,“1981年至2004年,中国成功帮助超过5亿人口摆脱极端贫困。这无疑是减贫史上最伟大的飞跃。”

2010年,距离2015年的最后期限尚有五年,佐利克就宣布目标已经达成,中国功不可没。

当心战略误判

中国铁路的发展同样使艾利森印象深刻。他说,美国只有从洛杉矶到旧金山一条高速铁路,全长约804公里,这个项目已经建了十几年了,预计要到2029年才能竣工。

他说,要是在中国,这么长的时间,可能2.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都建成了。

在《中美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中,艾利森引述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的话说:中国崛起速度之快,让我们连震惊的时间都没有。

艾利森表示,“许多美国人觉得他们天生就应该称霸世界”,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一个与美国势均力敌,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赶超美国的国家,

他说,“作为守成大国,美国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享受各种特权,面对可能被新兴大国赶超的现实,美国感到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了100多年古希腊霸主的斯巴达是这样,20世纪初的‘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英国是这样,同样,主导世界近一个世纪的美国也是如此。”

“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这种关系使得双方无法保持客观,容易将感觉夸大,形成误解,往往造成误判。”

艾利森说,有些美国人相信中国决意要取代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中国采取的所有行动,包括寻求和解的行为,在他们眼中都成了这一论断的佐证。

他继续补充说,同样地,那些相信美国有意阻止中国崛起的中国人,也会带着这种偏见看待美国的一举一动,就算美国只是在试图提供帮助。

他警告称,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战会让中美双方都遭受严重损失。不过,贸易战造成的经济损失还不是最大的风险。

“当新兴大国威胁到守成大国地位时,就会出现一种危险的情况,这时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都很容易受到第三方的挑拨。正常情况下,这种挑拨掀不起什么风浪,也很容易解决,不过这也可能会导致一个双方都不愿见到的结果。”

“如果修昔底德泉下有知,他一定会说,按照剧本的走向,中美两国必将爆发激烈冲突。”

艾利森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与现存大国之间很可能爆发冲突。近年来,这一概念被频繁用于中美关系。

艾利森说,为了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两国首先要意识到发生冲突的后果有多严重,然后要构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避免冲突爆发。

他还指出,在过去500年里,有16起新兴大国对守成大国主导地位构成威胁和挑战的案例,其中12起都以战争告终。

他表示,“在双方针锋相对的过程中,(贸易战)可能会不断升级,最终使双方深陷危险境地。”他还补充道,在这种互动下,误解会加深,误判会增多,冲突升级的风险也会增加。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想想20世纪30年代迅速崛起、可与美国匹敌的日本,那时的日本还是西太平洋的海上霸主,大搞门户开放政策。”

“日本日渐强大,美国说,‘不行,你不能再扩张了。’所以美国先是向日本征收关税,接着又对日本实施优质废铁和航空燃料出口禁令,最后,在1940年还拒绝对日出口石油。日本人觉得长此以往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们决定不如对美国发动袭击。”

对话“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中美应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贵州织普高速夜郎湖特大桥,全长391米,是中国最大跨径的单箱单室悬臂浇筑混凝土拱桥,工期两年,于今夏全面贯通,这是中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力证。图片来源:新华社

谈到中美两国正在进行的贸易战,艾利森说,“如果这场贸易战引发了战争,那将比经济上的损失更为严重。”

他说,四十年来,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伙伴。但是现在特朗普政府公开称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和“敌人”,这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华态度以及中美关系的根本转变。

他表示,“这种转变发生在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将尤其危险。我们应该问的是之前习主席问过的那个问题:如何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这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2015年,习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会晤时,两位领导人共同谈到了修昔底德陷阱。习主席说,中美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此次国事访问期间,习主席在西雅图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时,发表演讲说“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艾利森说,要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首先就要意识到这个陷阱的存在,知道它有多危险,然后就要想方设法避免它。

艾利森说,“习主席认为中美双方应该构建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我非常赞同。现在,我们必须为这一关系的构建提供一切所需元素”,也就是说,这需要中美两国携手合作。

他说,“目前,两国政府和意见领袖都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应。无论是在两国政府部门,还是在剑桥、马萨诸塞这样的大学城里,都还没有人能就这些问题给出完美答案。”

“所有有识之士都可以动动脑筋。”

(编辑:齐磊 王辉)